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7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厦门日报

下足治理功夫 “绣”出美好家园

日期:08-13
字号:
版面:第A04版:经济/政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文/本报记者 许晓婷 通讯员 尤惠卿

  图/海沧城管 提供

  禁噪护考高效响应,获群众点赞认可;创新线上信用修复,解企业燃眉之急;窗口专员上门服务,户外广告审批省心省力……这些正是海沧城管深入践行“721工作法”(70%问题靠服务解决、20%问题靠管理化解、10%问题执法处置),构建“服务优先、管理辅助、执法托底”现代治理新格局的缩影。

  他们在“柔性管理”上用心用情——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城市管理的难点问题,先谋后动、疏堵结合,以力度和温度并存的“绣花功”,雕琢城市“美容颜”。

  他们在“精准护航”上下足功夫——聚焦企业关切和困难,靠前介入、主动指导,将“末端执法”转变为“前置服务”,解现实难题,谋长远之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他们在“效能监管”上谋求突破——在户外广告审批和监管上增速提质,将服务贯穿审批、设置、监管等全过程,牢牢守住“头顶安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建设更有温度、更富品质的海沧贡献城管智慧和力量。

  

  亮点1

  为民解忧 宜居家园添温度

  “非常好!值得表扬!”今年中考期间,一条点赞评论出现在海沧区12345便民服务平台。

  原来,今年中考首日凌晨,马銮湾地铁社区附近一处工地传出施工噪声。马銮湾中队接诉后迅速响应,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场叫停违规施工,并指导工人调整施工时间,优化作业工序,从源头杜绝噪声。短短几分钟,问题得到解决,受到投诉人点赞。

  高效响应的关键,在于周密筹划。中高考期间,海沧城管提前部署,成立护考专班,昼夜巡查,并与所有施工方签订《静夜守护告知书》,提前反复宣讲“静夜守护”要求,提升企业守法意识和配合度,为考生筑起坚实的“隔音墙”。

  近年来,海沧城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纾民困、解民忧、暖民心。

  此前,机动中队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辖区“禁设区”有店面正在装修。经主动询问,了解到承租人装修后将用于经营烧烤,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宣传劝导、普法释理,并协调房东主动退还押金,承租人也及时停止装修,减少了一笔经济损失。

  这不是个例。在餐饮油烟扰民专项整治中,海沧城管在严格查处违规行为的同时,重点关注正在装修的店面,对计划用于餐饮使用的店面,加大宣传力度,预先介入,指导店家规范安装净化设施,从源头化解油烟扰民问题。

  面对违法占道经营管理难题,海沧城管则注重疏堵结合,通过设立临时摊规点、试点“适当跨店经营”等举措,有效平衡城市秩序与民生需求。目前,通过“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范管理”,在海沧区设置摊规点共10处,指导各街道在45个路段完成4个限设区、27个常设区的适当跨店经营设置,惠及商户近3600家,有效维护城市的“烟火气”。

  

  亮点2

  精准护航 企业发展增动能

  不久前,海沧城管为一家失信企业完成全流程网上信用修复,以“一站式”精准服务,提升企业信用修复的效率和便利性,帮助企业实现“零次跑”。

  此前,该企业因露天作业引发粉尘污染被处罚,信用记录受损,影响了后续的招投标等生产经营活动。“以往,要修复信用,企业要携带大量纸质材料多次跑窗口,流程繁琐、耗时耗力。”海沧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帮助企业高效完成信用修复,该局创新开启全流程线上信用修复服务,并于48小时内完成所有流程。

  新流程中,企业仅需线上提交申请,执法人员立即介入,与企业负责人建立线上联系,明确告知所需材料清单及填写方式。企业依指引准备材料,遇到疑问可随时线上咨询,执法人员实时答疑。约谈笔录制作也采用线上视频方式,全程同步录制留存,既保障程序规范,又免去企业现场奔波。

  着眼企业困难精准护航,这同样体现在“两违”治理中。面对辖区企业因工艺升级、产能提升产生的新增违建,海沧城管联合多部门走访调研,在符合豁免条件下,通知企业做好安全鉴定和消防鉴定,指导企业依法备案。今年,海沧城管已牵头解决企业诉求30余件,豁免核销疑似“两违”图斑44宗。

  历史遗留违建同样得到分类处置。新阳街道某企业因厂房历史违建问题导致无法扩建,生产面临停滞风险。海沧城管并未“一拆了之”,而是联合工信、资规等部门实地勘查,最终对满足安全标准的部分指导企业补办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依法拆除,确保其生产线持续运转。

  普法服务更是从源头筑牢防线。海沧城管不仅定期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和实地走访,还专门编印《避免“未批先建” 共建营商环境》等宣传材料,提前对企业增资扩产需求进行指导。今年来,海沧城管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余场次,切实营造“不敢违、不想违、不能违”的共治氛围。

  

  亮点3

  改革提速 头顶安全有保障

  在海沧区政务服务中心,某商业综合体负责人林先生从城管窗口接过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时有些意外:“原以为要跑好几趟,没想到专员主动上门指导,连电子屏安全监测都帮我们考虑周全了。”

  这张薄薄的许可证背后,是海沧城管坚持守护“头顶安全”与服务营商环境并重的生动实践。

  今年1月,海沧区非临时户外广告审批正式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窗口在承接94块非临时户外广告设施监管后,逐块梳理、动态跟踪,对临期设施主动提醒延期。同时,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主动对接商业综合体规划,现场核实需求、指导合规设置,并开展政策宣传,确保服务精准高效。

  此外,海沧区还成立户外广告管理专班,整合管理、审批、勘验三支队伍,联动资规、数据管理等部门开展协调,并通过制订6大类制度、开展7次培训等举措,全面提升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改革突破在数据中显现:近一年来,窗口共受理电话及现场咨询58件,办结率100%,群众非常满意率100%;高效办理4件临时小型广告备案、1件临时大型广告许可,许可4件共10块非临时户外广告。这些数据直观反映了窗口服务对群众需求的积极响应,诠释了为民服务“零距离”的承诺和决心。

  不仅如此,海沧城管主动引导企业为户外LED显示屏加装安全预警系统,目前已在5家企业6块LED屏上安装18个安全传感器,为安全监管插上科技翅膀;集中开展12场“线上+线下”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有效提升公众风险辨识能力与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