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5莆田市足球联赛圆满落幕。在这一个多月的赛程中,球场上不仅有奋力拼搏的球员,更有一道动人的风景——那就是热情的球迷与啦啦队。他们如同球队的“第十二人”,以热爱为火炬,用震耳欲聋的呐喊、排山倒海的鼓声,点燃每一场比赛,铸成球队坚实的“后援铠甲”。
9月27日晚,市体育中心迎来莆超决赛。看台上,秀屿区的蓝色方阵与城厢区的红色浪潮相呼应,全场座无虚席。“秀屿必胜”“为城而战,我厢必胜”……整齐的口号伴随密集的鼓点不断响起。双方啦啦队身着统一助威衫,手持应援牌、喇叭与旗帜,敲锣打鼓、高唱口号,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对我们来说,莆超精神就是‘不放弃’。每一场比赛,我们都喊到喉咙沙哑。”秀屿区文体旅游局群体股负责人、秀屿啦啦队队长吴一阳感慨道。
他透露,从揭幕战时的百余人,到决赛招募令一发便吸引上千人报名,球迷队伍不断壮大。最终他们精选出1300人,统一培训,统一口号与服装,还特别选出37名退伍军人担任鼓手和旗手。许多球迷更是自发抢票到场,只为与球队“并肩作战”。
这支啦啦队中有学生,有长者。笏石街道88岁老人陈送宝原本只是受邀参加太极拳表演,却被莆超团结拼搏的氛围感染,成了忠实的粉丝,场场必到。
当晚,在震天的助威声中,秀屿队从落后到扳平比分,再到点球夺冠,啦啦队与球迷激动相拥,有的家长抱着孩子欢呼落泪。“现场太火爆了,旗杆挥坏了十几把,1米宽的大鼓敲破了3面。”吴一阳说,球迷们用最炽热的爱为球队助力,球员不放弃,他们也不停歇。决赛结束后,所有球员特地跑到看台下致谢。
这样的热情并不只属于秀屿。从市体育中心到仙游赛区,每支队伍背后都有一群自发组织的“第十二人”。
城厢啦啦队从最初的50余人发展到决赛近千人,各社区车鼓队争相报名助威;市第一医院3名球员的同事组成后援团,既现场加油,也提供医疗保障;市第二实验小学有校友入选球员,该校组织师生助威团,让足球文化在校园得以弘扬;双胞胎球员蔡宇阳、蔡宇亮的蔡氏宗亲全员到场,凝聚成温暖的后盾。
仙游队方面,啦啦队队长黄怀苍带着满腔热忱呐喊助威,把对家乡和球队的爱尽情释放;球迷郑伟航自带大喇叭,喊破喉咙也不停歇;77岁的老球迷来到现场,见证拼搏时刻。仙游后援队更是带来武术与莆仙戏表演,让传统文化与足球热情交相辉映。晋级半决赛时,球员们拉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的横幅,向看台深深鞠躬。
荔城区的啦啦队口号响亮,南少林武术与车鼓表演燃动全场;涵江“蛏霸”队球迷以车鼓与呐喊陪伴球队每一程;湄洲后援队则献上电音三太子、英歌舞、马术等表演,以刚劲舞姿与文化魅力,为赛事注入别样风采。
赛事虽已落幕,但莆超所点燃的热情仍在延续与升温。“你为我拼搏,我为你呐喊”的双向奔赴,让草根足球的温度留在每个人心间。 全媒体记者 傅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