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湄洲日报

府院联动破困局 税企和解助重生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第A4版:天平 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当法律遇见现实困境,需以智慧探寻最优解。不久前,涵江区人民法院联合税务机关、债权人等多方力量,成功推动福建某智能装备公司通过破产和解重获新生。

  这起全市首例税务机关以债权人身份参与企业破产和解的案例,不仅实现了税款债权100%提前清偿、普通债权人权益最大化,更创新构建“司法+行政”协同模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实践样本。

  ■危局:企业绝境与执行难题交织

  当强制执行3个月仅追回不足2万元款项,面对20.5万元贷款及违约金的执行难题,福清某合资公司代理人一度陷入“钱款打水漂”的焦虑。

  另一边,福建某智能装备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核心生产设备面临拍卖,企业生产岌岌可危。

  ■破冰:司法担当破解政策困境

  涵江区人民法院法官黄素花在处理智能装备公司执行案时发现,企业停产且无足额财产可供执行,符合“执转破”条件,但破产清算周期漫长,普通债权人清偿率还不足10%。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企业法定代表人提出延期18个月分期偿债、税收债权优先、普通债权用设备抵押的方案,虽为企业留存了一线生机,却遭债权人质疑履职能力,税务机关也因税收债权法定优先权存合规顾虑。

  挽救比清算更有价值,黄素花深入梳理企业近3年纳税记录、订单合同、设备评估报告等,确认其曾是制造业行业佼佼者、具备重生潜力,坚定推动和解决心。针对税务机关的质疑,她连夜撰写评估报告,结合案例阐释。专业分析让税务机关态度松动。

  ■重生:多方协同守护市场活力

  去年年底,涵江区人民法院与涵江区税务局召开专题协调会。黄素花逐条解析关键问题,确定以企业法定代表人债务加入方式保障权益。为防止资产转移,她提议联合管理人设立资金共管账户,实时监管资金流向,确保资金100%归集,若不能履约可立即终止和解、恢复清算。历经9次磋商、12次协议修订,税务机关认可和解方案。

  今年1月,黄素花收到企业提前11天清偿全部税款的回执。至此,这场府院联动、多方协同的破产和解案落幕,税款债权100%提前清偿,企业核心资产保留,海外订单推进,企业重获新生。

  此次案例填补了我市税务机关参与企业破产和解的实践空白,打破“破产即清算”认知。涵江区人民法院坚守法律底线,以司法温情对接企业需求,搭建沟通平台、创新监管机制,将破产程序化为“重生通道”,为破解企业债务困境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