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湄洲日报

中秋月满,我们读什么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第A3版:城厢观察 书香       上一篇    下一篇

  □伍月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中秋佳节,承载着历史与内涵、故事与纪念物,涵盖赏月、拜月、食俗、庆丰收等诸多内容。当中秋的那一轮圆月缓缓爬上夜空,洒下皎洁的光辉,世间仿佛被一层温柔而浪漫的薄纱所笼罩。街巷间飘着月饼的甜香,孩子们提着灯笼嬉笑玩耍,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处处洋溢着团圆的喜悦。在这阖家团圆、共赏明月的良辰美景里,除了品尝香甜的月饼、聆听古老的神话,选一本契合中秋氛围的好书,让心灵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无疑能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一抹别样的文化韵味。那么,中秋夜,我们可读些什么书呢?

  诗意浪漫:共望同一个月亮

  中秋首先是诗的节日。那一轮明月,照亮过李白的花间酒,映照过苏轼的朱阁绮户,抚慰过无数游子的思乡心。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短短10个字,就勾勒出一幅无比壮阔的画面。中秋夜,站在海边,或是仰望那高悬于空的明月,这句诗便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想象着在那一片浩瀚无垠的大海上,明月缓缓升起,它的光辉洒遍天涯海角,而此时,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与远方的亲人、朋友共赏着这一轮明月,也能借着这轮明月,传递彼此的思念与祝福。

  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则别有一番细腻的滋味。中秋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在赏月,那明亮的月光洒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可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却也藏着一份淡淡的秋思。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在思念谁,而是发出这样的疑问,让读者去感受这份普遍存在的思乡之情。我们每个人在中秋夜,或许都会有那么一瞬间,心中涌起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也许是想起了小时候在院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看月亮的情景;也许是怀念故乡那熟悉的气息和温暖的怀抱。

  若说将中秋诗意推向极致的,当属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以月的变幻道出人生的真谛;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成为穿越千年的祝福。即使相隔千里,不能相聚,但只要我们都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也是一种幸福。在中秋夜,轻声诵读这首词,我们仿佛能与苏轼一同在那明月下,举杯邀月,抒发心中的情感,感受到那份豁达与超脱。读这些诗词,我们便与古人共望同一个月亮。

  民俗探秘:寻访鲜活的民俗

  当然,中秋不仅有诗,更有鲜活的民俗。从古人的祭月仪式到今日的阖家团圆,其中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荆楚岁时记》带我们回到过去,看古人如何“以朱墨点饼,谓之巧月”。那饼上的点点朱红,不仅是装饰,更是对心灵手巧、生活美满的朴素祈愿。《东京梦华录》则让我们置身北宋汴京的中秋夜,看“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的盛况。在北宋的中秋夜,达官贵人会在自己的府邸中精心装饰台榭,挂上彩灯,摆上美酒佳肴,邀请亲朋好友一同赏月。而民间百姓则会争着去酒楼,找一个好位置,一边品尝着美酒美食,一边欣赏着明月。那时的酒楼热闹非凡,人们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古今虽隔千年,对团圆和美好的向往却如出一辙。这两本书像两扇时空之门,一扇通向南北朝的民间月祭,一扇通往北宋汴京的繁华夜市。读之,仿佛能听见古人的笑语,看见街市上灯笼如昼。

  神话奇幻:

  蒙上面纱的故事

  嫦娥为何奔月?吴刚为何伐桂?玉兔又在捣什么药?这些代代相传的故事,为中秋蒙上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纱。

  小时候,最喜欢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她吞下仙药、飞向月宫的选择,不是无奈,也是一种守护。每当我们仰望明月,不仅是看见天文意义上的星球,更是遥想一个美丽的故事。

  与之相伴的,还有吴刚伐桂的执着——那棵随砍随合的桂树,恰如生活中那些看似无望却仍需坚持的事;玉兔捣药的善良,则为清冷的月宫增添了一份温暖。这些神话共同构筑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图景:关于坚守、关于奉献、关于在永恒中寻找意义。

  中秋夜晚的神话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中秋的夜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我们可以沉浸在奇幻的世界里,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深刻的道理。

  家庭温情:拥抱人间的团圆

  中秋的核心,永远是“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团圆始终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渴望。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在老舍的《四世同堂》里,祁老太爷心心念念的中秋团圆饭,因战乱而难得,却更显亲情的坚韧。在动荡年代里,家是最后的堡垒,团圆是最大的奢望。

  一家人团圆,自然少不了吃。月饼、柚子、芋头、炒米粉等是莆田人中秋餐桌必备。吃的背后都是文化。那些代代相传的味道,是刻在味蕾上的家族记忆。一家人,边吃边聊,那些平日里忙碌奔波的疲惫,都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悄然消散。

  若想了解中秋为何大家渴望团团圆圆,了解中秋的历史渊源,《中秋》这本书再适合不过了。作者以时间为脉络、地域为框架、节俗为肌理,深度剖析中秋的起源与内涵以及流变,为我们打捞时光里独属于中秋的自在和诗性、浪漫与狂放,带你在传统节日里体悟中式生活之美。

  中秋,团圆。人间烟火,山河远阔,所求不过是一家灯火,一世温情。

  中秋夜,选一本适合的书,与古人对话、与文化相拥、与家人亲近。让我们在明月的陪伴下,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度过一个难忘而又富有意义的中秋佳节。当合上书本,抬头望向那轮明月,我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阅读,则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这份美好。

  今夜,你准备读哪一本?

  今夜,愿有一本书陪你共赏这轮明月,在文字与现实中,感受双重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