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湄洲日报

发展动能足 幸福画卷美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第A3版:城厢观察 书香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献北儿童乐园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

  清洁河道打造宜居环境。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许文泉 苏芳 文/图

  向“关键点”持续聚焦,在“细微处”精准发力。今年以来,城厢区龙桥街道围绕产业项目、民生服务、社区治理等领域深耕细作,用“实招”换“实效”,为辖区居民勾勒出一幅“发展有干劲、生活有温度、环境有颜值、治理有活力”的幸福画卷。

  今年以来,城厢区龙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紧扣落实市委“一五二三四”决策部署和实施区委“七大行动”工作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实做细“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生态文明”等工作,为打造“和美莆田 共同富裕”首善之区作出贡献。

  “进”字当头  产业招商劲正足

  夜幕降临,京都壹品、泗华映像、兴安名城综合体、凤达雅景豪园商业广场流光溢彩,人流如织。地处市中心,龙桥街道以招引首店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时尚潮流、酒吧夜市、金融服务等特色产业商圈,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布局。

  捧好楼宇经济“空中聚宝盆”,攥紧产业发展“金钥匙”。今年以来,龙桥街道的楼宇经济“拔节生长”,现有各类楼宇26幢,总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商务楼、裙楼、综合体应有尽有,打造了办公、电商、商超、金融、餐饮等多元业态。今年,滨溪佳园商业裙楼2500平方米由福建泽洋投资有限公司全部承租,盘活了闲置资产。

  抢占新赛道,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紧扣“招商奋战年”主题,龙桥街道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招商方法,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街道签约万豪轻奢休闲服务中心、民谣集休闲酒吧、兴安名城综合体等11个项目,报送奥特莱斯购物中心、苏宁易购旗舰店、家禾冻品仓储中心等10条招商线索,招商引资工作“量质齐升”。

  招商引资再突破,项目发展再升级,一个又一个项目由蓝图变为施工图,再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发展过程中,项目的支撑至关重要。”龙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师介绍,街道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眼下,泗华郊野公园配套道路建设项目完成泗华小学至荷塘雅苑安置房段沥青铺设,预计年底实现通车。文献北儿童乐园新校区建设工程项目处于验收交付阶段,教学班从原本18个增至24个,可提供学位720个。城厢区文献北片区城市更新建设项目A区于9月22日完成选房,目前签约近90户。凤凰福道植物园项目主线老叶树至天马广场段已完工,天马广场至旅游路跨路桥段贯通,新增石顶小区、谊来别墅、二十四亩桥3处出入口,植物园主线贯通,预计年底全线贯通。此外,安福新村道路及周边提升工程、洋西安养中心项目、洋西地块六项目正在加速施工进度。

  目标明确、脚步不停。今年1-7月份,龙桥街道主要指标全速提升,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0.35亿元,比增8.33%,居全区第一。新增项目入库15个,项目新增个数比增400%,总投资10.5亿元,比增651%。

  党建引领  和谐社区底色浓

  今年4月份,龙桥街道在全市成立首家社区治理学校,依托街道党校,立足街道、社区两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开发涵盖基层党建、网格治理等6大课程模块,组建“党校讲师+业务骨干+治理能手”复合型师资团队,并设立基层治理重点课题攻关小组。

  社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细胞”,社区治理学校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累计举办12期培训班,覆盖街道及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小区党支部书记等,共计1000余人次。

  和谐是社区发展的底色。龙桥街道用活用好党建“红色引擎”,深化物业党建联建机制,驱动多元共治。

  圳湖社区作为试点率先探索。圳湖社区党支部书记翁德源介绍,社区依托闽善行平台聘用专职执行秘书,建立“收集—分办—反馈”闭环机制,累计处理居民诉求322件,办结率达99.7%,推动物业服务投诉率明显下降。创新“厝边居议事会”机制,联动物业、老年协会等力量,精准落地自来水改造、安防系统建设等5项民生工程。此外,实行24小时业主诉求响应机制,化解物业纠纷40余起,开展惠民活动惠及群众200余人次,持续提升“圳能量·幸湖圈”品牌影响力。

  因地制宜探索,破解治理难题,龙桥街道走出党建引领下的小区治理特色路径。江南水乡小区探索“党组织+自治小组”模式,小区党员带头协调组织建成充电桩400处、新增停车位110个,通过差异化出租月增收5000元,反哺小区环境整治。文献广场小区离退休干部党员带头、居民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和管理,开设了“调解议事厅”,实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定。

  用治理“微光”汇聚幸福和谐万家灯火。龙桥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杨国恩表示,街道还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完成便民服务、心理疏导、综治办公、公共视频调度、群众接待等功能室建设,并实现实体化高效运营。

  用心用情  以“民声”落实“民生”

  “反映后3天就解决了,太好了。”8月底,洋西村村民到村委会反映洋西一期安置房3号楼二层公共平台垃圾堆积、异味扰民的问题。洋西村村委迅速组织大规模整治,工作人员借助专业工具攀爬上露台对多年堆积的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

  群众的需求就是行动的号角。街道强化“闻哨即动、接诉即办、事要解决、解忧破难”服务意识,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龙桥街道效能办负责人陈书凡介绍,街道优化12345热线诉求办理流程,构建闭环管理模式,共受理12345投诉件2032件,即时查阅率、及时回复率均达100%。同时,建立“月专题整治”机制,聚焦12345高频诉求,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核心任务,开展“路灯”专项整治,聚焦“物业管理”,推进“积案化解”,真心实意服务“民需”。

  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清单变成“幸福账单”。今年以来,街道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进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587户。推进泗华孔里断头路建设,打造口袋公园,深化环境整治和河道保护工作,从“小角落”到“大环境”,让群众生活环境更宜居。

  幸福生活,一个都不能少。龙桥街道精准落实社会救助,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55户105人,为422名残疾人提供护理补贴,293名困难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严格落实干部挂钩走访脱贫户制度,每年开展2次集中排查和4次常规筛查,落实技能培训、安排公益性岗位等针对性帮扶措施。

  定格“小坐标”,延伸“大触角”,龙桥街道还以强带弱结对共建,推进龙桥、兴安、北磨三社区与常太镇马院、松峰、渡里三村“点对点”帮扶。龙桥社区引入文旅规划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协助马院村通过第三方整村运营机构确立“红色研学”发展路径,项目落地后预计年增收12万余元。北磨社区与渡里村开发光伏项目,共同投资建设500平方米光伏项目助力村集体增收。兴安社区与松峰村达成“组织引领、电商赋能、协同发展”共识,依托电商资源为“科技小院”招商,目前已推介招租闲置小学,实现年增收6万元。

  以拔节生长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节节攀升,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加速前行。龙桥街道多维发力绘“幸福底色”,助力打造“宋韵闽风 烟火莆田”鲜明城市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