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集中体现于妈祖信俗、莆仙戏、木雕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丰富的历史建筑格局和源远流长的莆仙书画谱系里。”省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朱雁娴长期关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莆田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新闻沙龙上,作为美术高级教师,她系统梳理了蔡襄、李在、吴彬、曾鲸、宋珏、李耕、李霞、黄羲等历代莆仙艺术名家的成就,勾勒出从宋代文人书画、明代宫廷画风到近代“莆仙画派”的完整艺术脉络。
朱雁娴说,莆田丰厚的中国画资源是名城最核心、最具辨识度的文化“软实力”之一,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城市文化IP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所在。
为推动文化资源活化与产业升级,她提出五大融合发展战略:“工艺美术+高端制造”,促进木雕、珠宝等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开发蕴含莆仙文化IP的高附加值文创产品;“中国画+数字文创”,对古今本土书画经典进行IP数字化开发,打造AR/VR互动体验、数字藏品、动漫游戏元素、电子版画等艺术衍生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艺术+美育旅游”,在城厢区、涵江区等地的历史文化街区,引入国画家、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及画廊,打造“没有围墙的活态博物馆”;设计“探寻莆仙艺术之谜”主题深度游学线路,推动旅游从观光向沉浸式文化体验升级;提炼曾鲸、吴彬、李耕等画作中的经典形象,构建城市视觉符号体系,强化“艺术莆田”品牌形象,打造城市文化IP;实施省文旅厅下发的“艺术点亮工程”,联合艺术家和高校,推动优质美术资源下沉,举办高规格品牌活动,定期策划“木兰杯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展”“蔡襄杯海内外书法篆刻作品展”“妈祖杯莆田国际工艺美术双年展”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活动,将莆田打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交流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