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莆田市足球联赛已经落下帷幕。赛事期间,有一群人默默奉献,保驾护航,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一道温暖而动人的风景线。
“莆超的精彩画面历历在目,能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家乡赛事,既荣幸又快乐。”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林志玲的话语里满是自豪。暑假得知莆超举办的消息后,她毫不犹豫报名加入,成为一名志愿者。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84名青年志愿者在团市委的统筹下,分布在观众区、嘉宾区、检票口等地,参与物资搬运、秩序引导、现场检票,以严谨的态度完成每一项任务,为赛事营造出文明热烈的观赛氛围。
“在莆超担任志愿者的经历,是一段满含温暖的记忆。”志愿者黄维欢坚持参加每一场的志愿服务工作。他说,尽管长时间坚守让他身体有些疲惫,但观众一句句“谢谢”总能瞬间让他扫去倦意、重新充满活力。在现场观众的热情感染下,自己从最初的“足球门外汉”渐渐变成了“足球爱好者”。
志愿者黄宇晴在中学时是一名业余足球运动员,此次怀着对足球的热爱,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志愿服务。赛事期间,她负责场边物资协调工作,在别人看来这是简单乏味的任务,在她眼中却是“成长的课堂”。她说,为赛事服务的过程不仅丰富了经历、拓宽了眼界,更让她的能力得到提升。“莆超赛场上的拼搏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工作间歇,她会和观众一同为球员的精彩表现喝彩,比赛结束后又迅速投入疏散引导工作,直至所有观众安全退场。
如果说大学生志愿者是莆超的“青春之光”,那么莆田蓝天救援队便是守护赛事安全的“坚实屏障”。“接到莆超救援保障邀请后,我们发起报名,16个名额很快报满,大家的积极性远超预期。”莆田蓝天救援队队长李庆煌回忆起筹备场景仍历历在目。作为纯公益组织,该救援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却都愿意暂时放下本职工作,为赛事安全全力以赴。
“我们就是球场上的‘消防员’,哪有‘火情’就往哪上,球踢到哪里,我们的目光就盯到哪里。”李庆煌的比喻生动又贴切,在他看来,球员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为保障赛事安全,救援队配备了4副担架和2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李庆煌介绍,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第一时间转运受伤球员,全力配合医疗处置。每场比赛都会有部分运动员出现抽筋,救援队队员们迅速抬担架将球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协助医生为球员做冷敷、按摩,缓解肌肉痉挛。让他格外触动的是球员们的拼搏精神,很多球员处理完伤势,坚持要重返赛场,那种不放弃的劲头让人真切感受到了足球运动里的热血与激情。
在志愿者的热忱服务、救援队的专业守护之外,莆超的文明底色里,还有一群重要的“文明践行者”——那就是在场的球迷。
市民王强是每场必到的忠实球迷,每次比赛结束,他总会多留几分钟,把座位周边的零食袋、饮料瓶一一捡起,装进自带的垃圾袋带走。他说:“我是莆田球迷,更是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到赛场看球,不仅是为球队加油,更得用自己的行为展示城市的文明形象,可不能给莆超丢脸。”
像他这样的球迷还有很多,大家用自觉与素养,把文明观赛融入每一个细节:提前到场、对号入座,让入场秩序井然有序;加油声只为球员的拼搏响起,既为本土队伍欢呼,也会为客场对手的精彩表现送上掌声;比赛结束后,有人顺手将垃圾塞进垃圾袋带走,有人主动帮工作人员捡拾看台垃圾,让热闹过后的赛场依旧整洁。这份对体育精神的尊重、对公共环境的爱护,也让文明成为莆超赛场最响亮的“加油声”。全媒体记者 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