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湄洲日报

“流动诊所”为企“问诊把脉”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B1版:民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昨日,走进涵江区丁林豆腐加工厂,只见崭新的厂房内,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新鲜出炉的豆腐被送往各大农贸市场。

  这井然有序的生产画面,正是涵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流动诊所”服务机制,以“一作坊一策略”精准破题,助推食品小作坊规范发展的生动写照。

  监管“先问诊”

  今年4月,该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2家豆腐小作坊存在生产场所“脏、乱、差”、未与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三防”设施缺失等问题,不符合食品小作坊基本生产条件,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为避免“一罚了之”,4月下旬,该局主动约谈这2家小作坊负责人,既用政策“划红线”,详细解读食品小作坊生产规范要求,也以耐心“解疑惑”,逐一回应经营者在整改、办证中的顾虑,同时明确整改标准,为后续规范整改定下“施工图”。

  服务“再开方”

  该局开启全链条帮扶模式。约谈次日,便组织这2家小作坊负责人前往合规豆腐小作坊“取经”,直观学习厂房布局、卫生管理等规范做法。

  6月下旬,新作坊启动改建;7月中旬,完成设备调试;8月中旬,顺利领取登记证并投产……短短一个多月,这2家小作坊便完成从硬件升级到规范运营的蜕变。其间,执法人员全程上门提供“一对一”指导:大到厂房功能分区、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小到管理制度建立、台账资料完善、办证材料准备,都逐一把关。针对小作坊普遍面临的“送检难”问题,执法人员还主动对接第三方检测机构,协调上门集中取样,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长效“固疗效”

  今年以来,该局以“监管+服务”双驱动,持续推进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一方面,全面摸排辖区小作坊底数,建立动态名录库,加强常态化规范指导,同步指导符合条件的小作坊申报市级示范点,推动“小作坊”向“示范店”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抽检、案件查办等方式,压实小作坊主体责任,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目前,涵江区已规范培育食品生产小作坊53家,涵盖豆腐、扁食、红团等11个地方特色品种,创建市级食品小作坊示范点14家,在守护群众“舌尖安全”的同时,也为传统食品产业注入了规范发展的新活力。林开华 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