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姐
秋天,新鲜地瓜开始上市了。
娘家人知道我爱吃家乡的地瓜,转发了一篇题为《百亩榴莲蜜薯喜获丰收!甜蜜产业助力大洋瑶山乡村振兴》的文章。当我看到文中插图的红皮地瓜,和装入印有“榴莲蜜薯”字样的礼盒,不由口舌生津、垂涎欲滴。
提起五谷杂粮,我最喜欢吃的是地瓜。从童年到青年,从娘家到婆家,从随军到回地方,每天吃都不会腻,特别是“柯文洪”和“青春花”品种的地瓜。
上世纪70年代,我家住在三山部队附近。山下有很多旱地,种不了水稻。生产队便把这些杂草丛生的山地按人头分配给村民自种自收。我家有8口人,大大小小分了5块自留地。其中十五中学后面一块最大有5分地,但地里有几棵龙眼树,所以从山坡到山下如梯田的5块地,母亲说用来种植“青春花”地瓜最合适。因为这种地瓜既要种植在旱地里,又不能暴晒,否则容易枯萎。而十五中学大门前的那块自留地叫顶山,种植“柯文洪”品种的地瓜比较合适。这个品种耐旱,土壤有沙质透气性好,加上地势高不易积水,所以种出的地瓜,口味如板栗又酥又甜。而红心地瓜则适合种在田间地头,这种地瓜长相好看也好吃,适合做地瓜干。
看了介绍大洋乡地瓜文章后,我联系到大洋瑶山售卖榴莲蜜薯的村委会柯主任,立马买了1箱地瓜。
收到寄来的“榴莲蜜薯”后,我迫不及待地洗净上锅。当我闻到从高压锅中飘出来的地瓜味时,对正在炒菜的儿媳妇说:“对,就是这个味道,是我童年吃过的地瓜味道。”
我把好吃的地瓜拍照后,写上“大洋榴莲蜜薯,吃出童年味道”配图后发在朋友圈。柯主任看到后回复:“我们会继续用心守护这份来自土地的甘甜,不辜负大家对传统美味与创新风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