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位于市区石室路的莆田市艺术培训考级中心,黄照熙老人一边创作“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抗战”主题油画,一边对身边的学生感慨地说:“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年轻人应珍惜和平时代,奋发有为。”
正值喜寿之年的黄照熙是该中心主任。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他以艺术教育和公益支教的方式,传承民族精神,助力文化发展。
黄照熙生于1948年,童年虽物质匮乏,却始终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通过自学和努力,他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后成为中国社会艺术协会注册高级考官,专业涵盖中国画、书法等领域,并受聘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
作为福建省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照熙多次参加各级艺术展览并获奖。他关注基层美育和乡村文化发展,认为艺术应惠及更多人群,尤其是当年贫困地区的孩子。
自2002年起,黄照熙带领该中心的教师和志愿者,持续开展“支教扶贫 强国富民”公益行动,深入涵江区、城厢区等多地,建立“美育通识支教基地”,为当年的困难户、军烈属、下岗职工、残疾人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免费美术、书法培训及考级服务。
“许多孩子因各种原因无法接触艺术,艺术支教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黄照熙说,公益支教有助于提升信心和审美能力,不少学生通过艺术特长生招生进入更高学府。
20多年来,黄照熙个人累计捐资800余万元,用于支付教师津贴、购置教学物资和考级费用等。
“受黄教授影响,部分早年受助学生现已加入支教队伍,成为志愿者。”该中心监事长陈顺烟老师介绍,这个中心已形成“用艺术影响生命,用教育传递希望”的良性循环。
据悉,莆田市艺术培训考级中心曾多次被福建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办公室、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等单位评为“支教扶贫先进单位”。
目前,黄照熙仍在公益支教一线忙碌,积极筹建以支教为宗旨的“希望大家”学校,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公益美育平台。他说:“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要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文化振兴的动力。”他希望,通过艺术和教育,持续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李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