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玉
邻居玉烟婶嫲家土埕尾对植两棵石榴。
每年清明节气,这两棵石榴树饱蘸雨露,枝干挺拔而清矍,枝叶葳蕤勃发。立夏一到,它们约好似的一起开花,一块结果:披针形叶子层叠交错,参差披拂;一簇簇榴花如火苗灼灼,明亮跳跃;枝丫间垂挂一枚枚榴果,阳光游移其上,洒下点点碎金,宛如无数盏精巧的小灯笼在风中摇曳。
榴花嫣红,榴叶翠绿,榴果红绿相间,搭配出雅致的中国色彩,映衬四目厅古厝,有一种日常之美,让人欢喜蔓生。
“门前种三树,家兴富三世”。老百姓对民间俗语熟稔于心,在家门口种植银杏、石榴、桂花。这三种“吉祥树”中,银杏代表康健长寿;桂花取富贵满堂之意;至于石榴,喜温暖向阳的生长环境,耐旱、耐寒,适宜东南沿海沙土壤、气候,乡民尤爱种植。从花到果,从里到外,色彩明艳,通体都透露着“红红的喜气”,它个大饱满,籽若红玛瑙,香甜馥郁,古人称其“花果同枝”“红花结红果”“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亦有“榴开百子”“榴实登科”之说。在古代织物首饰纹样题材里,石榴常与佛手、蟠桃组成“三多纹”(即多子、多福、多寿),备受民众青睐。同时,石榴寓意繁荣昌盛、团结和睦、和谐共生、吉庆团圆,可谓意象深邃,内涵丰富。
石榴,作为寻常之物,有一种天然的拙朴之气,美得实在、入心。自古至今,它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黎民百姓,皆以诗词歌赋、古玩清供;历史掌故、绘画剪纸;雕凿篆刻、窖烧器皿;针绣包袱、罗裙香囊;发簪耳铛、吊坠锁环等一系列融合日常温度与艺术高度的载体以遣怀言志,体现审美意趣,有雅有俗,兼具文人格调与世俗况味,虽形制内涵不一,却共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最朴素的向往追求与热情的礼赞。
人间欢喜事,石榴成熟时。玉烟婶嫲年逾八旬,每年中秋佳节前夕,她总会挎篮装几个红艳艳的大石榴,分赠我家食用。她说:“石榴红红俏俏,赠你一厝人吃福气,添喜气!”
母亲喜不自禁接住,连说:“住厝好厝邻,做田好田边,玉烟你有量有福。”场面和谐温馨。
石榴,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果实,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历经千年时光,成为喜庆灵动的象征符号,已然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让我们在品尝美味时,深刻感受到其所带来的深邃寓意和永恒魅力。
又是一年仲夏,石榴花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