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教育时报

“每一步都算数”蕴藏发光的教育美学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A10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程玉珂

“老师,汉字就像一个人,要横平竖直,立得正站得直。”在深圳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的一年级教室里,赵秀秀老师正弯腰倾听一个孩子分享他的发现。她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这是她最期待的时刻,美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2025年秋季学期,担任了12年班主任的赵秀秀有了新的收获和挑战,收获是第三届广东省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小学组一等奖第一名,挑战是从六年级下到一年级执教。她坦言这需要在教学方式上作巨大调整。“语言要经过很大改变,现在我更多地拥抱孩子们,叫他们的小名。”这位优秀班主任说话时总是带着温暖的笑意。

◆ 手写表扬信里的教育温度

回忆起自己22岁毕业即成为班主任的经历,赵秀秀说,“毫无经验,缺乏方法”的自己甚至听不懂孩子嘴里“老师,我要上厕所”的方言,导致好多孩子尿了裤子。家长们也因此很是担忧:“老师自己都是个大孩子,又怎么能照顾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呢?”顶着压力,她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收获着进步:从学着为学生们垫汗巾,到提醒学生少吃“热气”的食物;从蹲下来与孩子们对话到逐渐了解孩子们的心理;从凡事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讨教到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刚踏上讲台的她苦思冥想:如何能得到家长的信任?又如何与孩子们建立真诚的连接?一个无心之举,让她意外收获了育人的满足感。“第一个学期,我每周都给孩子们手写表扬信。家长从中看到了我对孩子的细心观察。”赵秀秀发现,孩子们渐渐不看重物质奖励了,反而最期待她的表扬信。一封封手写的“表扬信”,让赵秀秀从一个稚嫩的新教师逐渐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摸到了教育的“门道”。

如今,这一做法已演化得更加精致。“在孩子们有重大进步时,我会写一封更长的信,具体描述那些美好的细节。”最近,她还给另一个班的小何同学写了封表扬信,赞赏他的责任感——这种跨越班级的认可,成了孩子成长中难忘的记忆。

最近,学校还开展了主题德育教研活动,赵秀秀发现除了手写信之外,还有很多家校沟通的德育新举措,比如手写奖状、视频号推送等。“又学到了新办法。”她说自己会开展新的尝试,进一步丰富自己和孩子们的沟通桥梁。

◆ 从纸飞机到科技创新奖的教育魔法

赵秀秀的教育智慧不仅体现在温情一面,更在于她化“问题”为“课题”的能力。有一段时间,班里一些学生迷上了叠纸飞机,教室里因此常常变得一片狼藉,秩序也很糟糕。她没有直接禁止,而是找来两个痴迷纸飞机的孩子问:“班级乱成这样,我们该怎么办?”看到孩子眼神中的不安,她回忆起自己童年时男孩们对纸飞机的热爱,忽然又心软了。

一件班级管理上的小事,由此走到了“岔路”上——赵秀秀决定教孩子们认真地“玩”。她借来《100种纸飞机折法》一书,与孩子们约定折纸飞机的时间和试飞场地。更进一步,她邀请科学老师和中科先进院的博士老师指导孩子们研究“如何让纸飞机飞得更高更远”。最终,这个从游戏中诞生的小课题登上了“公众科学日”的讲坛,荣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奖项。

“当玩成为研究,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探索是被允许的,是有价值的。”赵秀秀说得很动情,“我看到了孩子眼里闪着的光。”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赵秀秀根据他们的成长规律,会选择不同类型的游戏。“传递声音的邮递员”等规则意识树立类的游戏,能让低段学生通过玩游戏认识到,自己在与别人沟通时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几级音量来表达。进入中段,她会给孩子们铺设更多发展平台,让他们自己创设兴趣小组,允许他们张扬个性,画画、折纸飞机、编小短剧……这些丰富的小组,让每一个孩子自由施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面对高段学生时,她以“送报”等跨班级、年级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为大家提供服务和帮助。“孩子们从中收获了很大的价值感,这也是一种美的教育。”她说。

◆ 美育浸润编织不平凡的教育诗篇

“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如何将这一理念贯彻到班级事务中?赵秀秀的做法是将美育和德育巧妙融合起来,通过渗透日常的德育培养,不断探索如何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其中一个有趣的办法是在班里创设了几个“小岛”,让学生在知识海洋的遨游中有了停留小憩的落脚点——课间,孩子可以在“游戏岛”中畅玩,花绳、投壶不亦乐乎,也有学生自创游戏制成的“游戏圆盘”。“自然岛”上有养花、种草、养蚕、养鱼的项目,学生会记录动植物的成长和变化,像科学家一样去观察。还有学生和爸爸一起定制了一个木质的鸟窝,在里面铺上稻草、棉花……

赵秀秀的教育情缘源于家庭。她小时候,母亲成为班主任后,家庭晚餐话题常围绕班级故事展开。“妈妈的讲述让我感受到她是那样有爱、负责任的老师,这在我心里种下了做教师的种子。”这种传承如今在她身上焕发新彩。面对深圳高知家长群体,她通过问卷了解家长期望,发现现代家长更关注孩子人格成长和过程体验。“教育是慢的艺术,前期方式做对了,自然能促成孩子们的成长。”她由此提出“主动成长共同体”理念,凝聚科任老师、家长等家校社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不能一个人带着班级往前走,要善于协调各方资源。”

12年的班主任之路并非总是阳光明媚。赵秀秀坦言哭过,也有极度疲惫的时刻,但她总是能从中科学归因,通过沟通寻求支持。“正是那些疲惫的时刻,提示我们需要去努力钻研,把节点理顺。”她有一套压力管理方法:列出问题清单、明确可寻求的支持、进行自我心理关爱。

刚休完产假时,以往班级的学生纷纷跑来送花送信,孩子们的纯真笑脸,让她觉得一切都值得。“教育虽难,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大胆做自己,成就最好的自己。”

谈到参加班主任大赛的感悟,赵秀秀说:“班主任工作每一步都算数。”这句话或许正是她教育生涯最生动的注脚——在平凡的日常中,用专业、智慧和爱心,编织出不平凡的教育诗篇。

□ 人物简介

赵秀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验学校教学处副主任,广东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理事;曾获第四届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组小学段一等奖、第九届深圳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小学组一等奖等奖项;入选2025年“深圳工匠”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