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教育时报

1885万教师成为立德树人关键基础力量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A03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综合报道

我国“双一流”建设情况如何?“小眼镜”“小胖墩”问题有所缓解吗?县中振兴进展如何?日前,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等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并回应了一系列热点问题。

怀进鹏表示,“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大力支持下,规划所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全面高质量完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为引领,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双向发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并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已经形成。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1885万教师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

在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上,国家持续推进扩优提质,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27.5个百分点,达到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推进人才供需适配改革,学科专业目录已经从10年前每10年修订一次,到现在每年更新发布急需学科专业清单,并适时发布微专业、微学分,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数说“十四五”教育成就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形成

1885万教师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92%

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

?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

?全面落实中小学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

?学生资助实现了“三个全覆盖”

每年惠及学生约1.5亿人次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

?定期更新发布急需学科专业清单

近两年学科专业点调整比例超过20%

?与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关系

?与亚非欧合作建成36个“鲁班工坊”

A.

“双一流”建设

带动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跃升

怀进鹏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双一流”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跃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阵加速形成。他表示,“双一流”建设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同时,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一大批关键技术服务于国家工程、大国重器,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B.

学生总体近视率

和五年前相比有所下降

“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实施了“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同时,广泛开展班级联赛,改进体育中考,丰富学校体育的“运动菜单”。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近几年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全国学生总体近视率和五年前相比有所下降。

C.

校园食品安全

抓紧不放、持续用力

王嘉毅提到,近几年,教育部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直接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规范了食材采购、验收、加工、售卖等关键环节,组织了从业人员培训,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改善食堂的硬件条件,对保温、冷冻等硬件进行更新,推动中小学普遍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严肃查处了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近期地方仍然出现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警示我们专项整治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将抓紧不放、持续用力,特别是压实各方责任,坚决守住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他表示。

D.

职业教育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介绍,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有中职、高职和本科三个层次,中职学校有9302所,高职有1562所,职业本科有87所,在校生共3400万人,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共设置了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434个专业、12万个专业点,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全面覆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

E.

县中教育

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乡村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因此,县中振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关乎教育公平的底线和温度。”怀进鹏在发布会上表示。

他提到,国家将加大推进力度,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包括扩充资源,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持续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提高质量,优化课程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研指导,强化数字赋能,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助力县中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加大省市两级对县中的支持力度,强化教师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保障,不断完善县中发展保障机制;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严禁跨区域抢挖生源,下大气力整治超时学习、违规补课;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加强职普融通。

F.

教师队伍建设

巩固提升教师地位待遇

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介绍,过去五年,国家开展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重点围绕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优化院校布局、改革课程体系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培计划”精准培训,重点支持音体美劳、科学教育、心理健康等紧缺教师培训,着力提升职教师资“双师”素养,倾斜支持中西部高校教师发展,每年培训教师目前达到100多万人。此外,教育部着力巩固提升教师地位待遇。目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省市县三级全面达标,中西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130多万教师。同时,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在“十四五”期间压减6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