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方教育时报

一封特殊的“投诉信”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db:版面标题]       上一篇    下一篇

□ 伊璐莎 (深圳科学高中龙岗分校)

选择做老师,便意味着选择了忙碌且充实的人生,选择了将“育人”二字刻进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家长的“看见”,让老师的工作更有意义。

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一封特殊的“投诉信”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一位深圳家长通过“深圳12345热线”平台对孩子极具爱心与责任心的班主任表示衷心感谢与高度赞扬。家长说,班主任对孩子耐心引导、真诚鼓励、无私关爱、理解包容,以爱心和专业为孩子及其家庭点亮心灯、点燃信心。

得知消息后,我心中最先涌起的是对这位班主任的由衷钦佩。家长的“投诉信”像一剂强心针,为老师的工作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让老师的默默付出意义倍增。

感谢家长看见了老师的忙与累。一个班有几十个学生,老师在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开会、学习、组织活动的同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行为、处理突发事件、解决矛盾纠纷、与家长沟通交流,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打造阳光积极的班风班貌,用智慧引导学生向上生长。选择做老师,便意味着选择了忙碌且充实的人生,选择了将“育人”二字刻进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家长的“看见”,让老师的工作更有意义。

感谢家长看见了老师的爱与智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将爱融入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中,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智慧。面对行为异常的学生,老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先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再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面对心理需求较大的学生,老师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耐心陪伴和引导他们,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家长;面对父母不在身边、内心缺乏关爱的学生,老师扮演父母的角色,给予他们更多关爱和温暖……这份用心是教育者的本分,但家长的“看见”让“育人”的意义愈发清晰——教育从来不是单向付出,而是“教师用心、家长理解”的双向奔赴。

感谢家长尊重和理解老师的付出。做班主任后,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常常想把一分钟掰成十份,更好地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老师希望能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力求做到完美,但付出并非总能收获理解。当老师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时,有的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没有评上优秀学生而产生质疑;当老师客观处理学生间的打闹行为时,有的家长可能态度较差;当年轻老师接班,需要时间磨合时,有的家长可能不会积极配合……这位写“投诉信”的家长的做法,恰是对“理解”最好的诠释:她尊重教师的专业性,体谅教师的局限性,更用行动证明,家校之间的信任与包容,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土壤。

感谢家长教会孩子感恩。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谈举止中藏着父母的眼界和学识、修养和气质。我发现一个现象:低年级时,家长若重视习惯培养,孩子到了高年级往往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会更好。眼前的成绩和荣誉无法决定孩子能走多远,但懂感恩、善思考、有教养是孩子的必备品格,更是他们未来抵御人生风浪的坚实底色。

我想,这封“投诉信”是最特别的教师节礼物,也是给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