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佳佳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香山里小学)
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天都能发现新的可能。当教师将匠心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将爱心倾注于学生成长的点滴,平凡的日子就会绽放出光芒。
读完郭凤老师的著作《班主任“一”字妙招》,我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桃花源的大门。穿行其间,那些熟悉的班级管理场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曾经困扰我的教育难题有了巧妙的解决路径。合上书页,六个教育启示如星辰般在我心头闪烁,照亮了我的教育之路。
摸清班情:夯实信任基石
教育者要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书中提到的“三步走调研法”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新学期,我接手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学习郭老师设计了包含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的三维问卷,让陌生的名字鲜活起来。
郭老师设计的“成长亮点夸夸卡”也给了我启发。她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个性化的反馈让家长感受到她的用心,点滴细节诉说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当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内涵时,信任的种子便会悄然生长。
创意亮相:打造班级文化名片
每次接手新班级,温暖的信件都会从郭老师手里出发,抵达家长和孩子心中,在他们心田种下一颗关于自我认知、梦想追求与集体归属的种子。郭老师的信件深深打动了我,这是她对班级的召唤,是独属于她班级的美好。
郭老师“开学第一课”的创意也令人拍手叫绝,她通过校园寻宝、种植愿望树、放飞梦想等活动,让教育成为生命拔节生长的奇妙旅程。此外,从班名、班训、班风,到班徽、班规、学风,郭老师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与学生共同打造独一无二的班级文化。我将这些活动和创意都收进心间。
常规管理:筑牢学生成长根基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郭老师重视常规管理。在教室环境布置方面,从植物养护记录表到图书漂流公约,从心情驿站到班级公约三字经,每个细节都折射出她的带班智慧。
她还构建了班币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把点滴成就化作持续进步的动力,激励他们不断成长。
巧妙破局:绽放教育智慧光芒
真正的教育是爱与智慧的结晶。郭老师创新手机管理办法,通过“家庭手机保管箱”“周末屏幕休息日”等规则,既给予了学生尊重,又提升了他们的自控力,让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并遵守规则。
“冲突调解工具箱”的创设展现出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从情绪温度计到解决方案转盘,从道歉信模板到修复关系任务卡,郭老师通过可视化工具将抽象的道德教育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育人实践,让我意识到教育智慧远比说教更有力量。未来,在处理学生矛盾时,我会尝试使用“角色互换体验卡”,让学生理解彼此、认识自己。
特色育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
教育即生活。郭老师在书中分享了自己带领学生开展“行走深圳”微团队活动的经历——她让学生带着任务卡穿行街巷、记录故事,最后共同策划“城市记忆博物馆”项目。原来教育可以和城市脉搏同频共振。
“梦想档案袋”的创意更令我赞叹:一个小小的档案袋记录着学生的当下,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我从中明白,教育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为孩子们的未来赋能。
以爱育爱:书写教育幸福篇章
教育是根植于爱的艺术。郭老师营造“夸夸群文化”,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教育的温度。当家长在群里分享孩子的成长时,点赞与祝福汇聚成海洋。这种正向激励正是教育最美的风景。
一名学生在“期末成长手册”中写道:“原来我每天的进步都被老师看在眼里。”这份“被看见”的感动,是一份深远持久的温暖。
读完《班主任“一”字妙招》,我获得了智慧教育的密码,汲取了坚定前行的力量。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天都能发现新的可能。当教师将匠心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将爱心倾注于学生成长的点滴,平凡的日子就会绽放出光芒。教育,永远在路上;教育,永远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