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署主動巡查時,發現三個簡約公屋地盤出現施工問題,如組裝合成組件有螺絲遭擅自剪短和螺絲孔遭擅自開大的情況。建築署署長李翹彥昨表示,正與承建商商討按時交貨前提下更聰明的補救方案,最壞打算則是所有組件拆下重裝。簡約公屋建設重在一個快字,目前已有數千戶家庭受惠於此上樓,不單生活環境改善了,並省下共億元計的租金,乃香港告別劏房的重要政策配套。不過,「簡約」並不意味着簡陋,嚴格落實安全措施亦為先決前提,必須保證工程質量符合標準,包括消除一切安全隱患。有關方面對於簡約公屋地盤出現的施工問題,先要查明事件原因,然後盡快補救促使項目如期落成。此外尚要優化制度安排杜絕產生問題的根源,從而確保簡約公屋政策得以更好落地惠及市民。
經調查後發現,三個涉事項目裏4000粒螺絲有6%遭剪短、2000個鐵板連色孔有20%遭擴大。當局強調,相關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組件本身沒有問題,出廠時完好,送達地盤至今亦很完好,故事件很明顯跟現場施工有關,特別是鐵器施工的工序。也就是說,以MiC興建簡約公屋本身並無問題,問題亦不在組件方面,事實上過去已有數千單位入伙,並安全無恙地通過多個颱風考驗;問題乃在施工過程,為何不惜使用割機或風剪等增加額外工序去剪螺絲、開洞口?當局已設獨立調查小組查找原因及釐清責任,這樣做有利對症下藥及避免類似事件再現。
發現問題之後,如何盡快聰明地補救,乃接下來一大關鍵。按照政府關於簡約公屋的供應計劃,今年料有近1萬伙落成,明年預計再多2萬伙;而涉事三個項目單位總數約有1.15萬伙,原本可望明年陸續推出,如果工程進度因為拆下重裝而耽誤,勢恐影響到有需要人士的上樓步伐。有見及此,只要做好安全把關,所謂補救未必要求百分百還原最初狀況,有工程師便建議採用其他可行加固辦法——事實上剪短螺絲、擴大孔洞本來亦為正常補救辦法,不過必須先通報結構工程師及署方並經計算確認安全。速度、安全與效率,完全可以並行不悖。最重要的,是透過科學辦法兼顧安全與效率,來確保工程質量達標,令居民可以安心入住。
簡約公屋是一個新政策工具,業界亦可能需時適應相關組裝合成建築法,故當局也須因應新狀況而不斷完善配套工作。對於施工期間為何剪螺絲、開洞口,署方表示原因未明、尚待調查。有認為「貪方便」或是原因之一,承建商沒有依足規矩做的話,肯定需要擔責。當局既要從法律途徑究責,亦可參考此前做法研究在行政上取消其他工程的投標資格。然而,簡化法定程序和行政流程,亦為實事求是的施政方向。施政報告提出設立「項目促成辦法室」促進公營房屋工程加快完成,房屋局並已實行新管控方法,為完成工程訂立目標時間「倒逼」加快落成。如何在提高效率與確保安全之間作理想的協調,簡約公屋正是不錯的切入點。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與時並進;簡約公屋新措在推行過程中出現新狀況往往難免,局方今次主動發現問題,繼而切實處理問題,便符合了勵精圖治施政新風。只要繼續做實把關措施,簡約公屋的政策好處必可持續體現惠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