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姚一鶴、郭志文報道:當地時間10月6日晚,紐約黃金期貨價格盤中一度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7日,現貨黃金價格亦創下新高,一度迫近每盎司3980美元。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引發避險情緒升溫,法、日等國政壇變動加劇投資者擔憂,持續推動金價上漲。
截至上周,黃金價格已連升7個星期。而自年初以來,金價累計漲幅已達53%。「飆升」一詞確實可以概括今年金價走勢:3月份,突破3000美元;9月底,站上3800美元;如今,進迫4000美元整數關。事實上,紐約黃金期貨盤中已創下4000.1美元的新高,這是黃金價格首次突破4000美元。
黃金已成「最佳避風港」
金價不斷上漲原因何在?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說:第一,市場對美聯儲減息預期比較有把握,未來美元大概率持續走弱,對於黃金價格的需求就會再增加,黃金的避險作用將持續發揮;第二,地緣政治因素還在繼續影響黃金價格,當前地緣政治風險並沒有根本性扭轉,風險尚未退去,黃金就會續升;第三,當下市場對黃金的投資熱情居高不下。他續說,在對黃金追漲過程中,難免有不理性因素存在,或者說上漲預期還在持續攀升,所以黃金在高位時仍會獲得進一步支撐。最後,各國央行把黃金用作儲備的行為還在繼續增多,這也導致了黃金價格持續上漲。
德意志銀行表示,黃金價格再度刷新紀錄高位,主要是因避險情緒。該行分析師亨利·艾倫在最新研報中表示:「投資者一方面看好股市,但同時也擔憂存在重大下行風險。黃金價格的驅動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它被視為避風港。」
激石(Pepperstone Group)策略師亞斯里(Ahmad Assiri)亦指,金價上升凸顯黃金作為多元化投資組合結構性組成部分日益增強的戰略作用,若投資者對股市過熱的擔憂加劇,黃金將是「最佳避風港」。
投資市場對黃金需求猛增
另一方面,黃金供應有限亦是推升金價的因素之一。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過去10年,每季黃金總供應量平均為1195噸,其中894噸來自開採,301噸來自回收,並未因需求強勁而將開採量大增。
需求強勁主要是來自投資需要。黃金向有四大需求:用於首飾、科技產品、投資需求、央行儲備。其中,需求最殷切的就是投資需求。今年第二季,其需求達至477噸,遠高於近10年每季平均的321噸,按年升78%。該季買入實體金條就達243噸,按年升21%;ETF投資者對黃金的需求亦達170.5噸,而近10年每季平均需求才46噸。
由此可見,金價迭創新高的主要推手是投資市場對黃金的需求猛增。資料更顯示,買入實體金條及金幣的需求最大市場是中國,第一及第二季需求達124噸及115噸,按年增12%及44%,均遠高於近10年每季平均需求的71噸。
黃金ETF重現資金淨流入
至於金價後市,高盛、瑞銀等外資投行依然紛紛看漲。道富投資管理最新報告亦指,在當前恐懼錯失環境之下,現貨金價升穿4000美元只是時間問題,又指2025年有望成為自1979年以來黃金回報最強勁的一年。
內地券商亦睇好黃金後市。西部證券研報認為,9月份美國重啟降息,意味着美聯儲獨立性受損,未來美聯儲獨立性會持續受到損害,黃金儲備價值將進一步彰顯,目前處於第三波主升浪行情早期。華泰證券研究所注意到,A股市場黃金ETF資金流入情況受金價走勢影響較大。隨着金價突破前高,8月份以來黃金ETF重現資金淨流入,部分投資者開始對黃金進行追高。與此同時,金價上行也帶動了黃金產業鏈公司股價走強,黃金股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黃金股ETF規模也正快速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