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香港商报

料明年完成檢討樓價收購指標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A03       上一篇    下一篇

市區重建局昨日舉行傳媒聚會,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左二)和行政總監蔡宏興(左三)總結局方過去一年工作,並分享未來業務發展方向。記者 唐信恒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信恒報道:市區重建局昨日舉行傳媒聚會。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和行政總監蔡宏興總結局方過去一年工作,並分享未來業務發展方向。周松崗表示,截至今年3月31日2024/25年度結束時,市建局錄得4100萬元營運虧損,但為物業及已承擔項目要作出約26.8億元撥備,故年度淨虧損為27.2億元。至於總流動資金為212億元,資產淨值為436億元,局方財政狀況仍算穩定。

未來機遇明顯大於挑戰

周松崗續稱,預計今年和未來一年市建局仍會面對不少挑戰,特別是財務上的挑戰,而正進行中的多項政策檢討和研究亦將會為市區更新帶來新契機,迎來新局面。未來的機遇明顯大於挑戰。

他表示,局方團隊過去一年為應對外在環境的挑戰,有幾項重要工作,包括靈活應對市場變化,維持財政穩定。市建局去年通過發行債券募集約135億港元,並在2025年1月與12間銀行簽訂130億元的5年期定期及循環銀團貸款,為有序推展重建項目製造條件。

助私樓維修制定時間表

其次為有序推動市區更新步伐,在項目儲備中市建局會挑選物業業權收購規模相對較細,並能與其他已開展項目發揮更大規劃禆益的項目,如去年8月啟動馬頭圍道/落山道發展項目(KC-020),涉及的業權數量只有約110個,將這項目與毗鄰的靠背壟道/浙江街發展計劃,一併作整體規劃及設計,提升該區的行人連接性和步行環境,創造更大的社區裨益。

另外,樓宇復修和維修始終是業主的責任,市建局只能負責推廣、鼓勵和支援,針對業主遲遲未能委聘工程顧問,導致拖慢維修工程的情況,局方為參加第三輪樓宇更新大行動2.0的業主或法團,制定維修工程進度時間表,在原則上批准通知書發出之後,業主需要在3個月內招標聘請工程顧問,否則市建局將以業主或法團的名義替樓宇進行招標。在實施這措施後大約7成參加第三輪「2.0行動」的個案,平均用5個半月時間就可委聘工程顧問,較以往平均需要約15個月才能完成快了約兩倍。

檢討「同區7年樓齡」機制

蔡宏興介紹2025/26年度及未來工作重點和展望。今、明兩個年度的重要工作,是檢討市建局運作和財務模式及就加強推動樓宇復修展開研究。他提到在經濟復蘇步伐不穩,加上環球經濟波動對樓市造成的不明朗因素,繼續以「同區七年樓齡」作為收購50年樓齡或以上自住住宅單位業權的機制,可說是「收購越多、蝕得越多」。「同區七年樓齡」的收購呎價亦令舊樓業主一心等待市建局收購,而不願意為樓宇進行維修,變相加劇樓宇老化問題市建局歡迎政府提出一起檢視市建局重建收購的政策,積極研究可行的替代方案,亦可鼓勵長遠推動市區重建制定更合時宜的策略和措施。

此外,市建局未來一年會集中資源進行多方面研究,包括「樓宇復修新策略2.0」研究,從鼓勵、促進、執法等不同方面作進一步研究,希望制訂「軟硬兼施」、「對症下藥」的策略,多管齊下達致根本性的改變,促使不論新、舊樓宇的業主保持樓宇良好狀態。具體建議將於明年提交予政府考慮,其後再作公眾諮詢,但由於完善收購價指標需時,已排定進行的收購項目會繼續完成,不會暫停。

將研究「樓宇復修新策略2.0」

而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在包括深水埗和荃灣在內的7個具迫切重建需要的地區,試行增加私人重建項目的地積比率20%,又容許將增加的地積比率轉移至北都或其他地區。蔡宏興相信,這些措施可提供更大誘因推動私人市場參與,加快深水埗和荃灣這些舊區的重建步伐。

蔡宏興總結,會協助團隊以突破思維、創新手法,審慎理財的原則維持推動市區更新。市建局亦會繼續與政府及社會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和協作,希望透過大家參與,加大力度推動舊區重建和樓宇復修步伐,令城市有一個更宜居、便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