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和料中秋正日食肆生意額達3.5億元
日期:10-06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今天(6日)是中秋節正日,很多家庭都會到酒樓吃團圓飯,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預料全港食肆單日生意額達3.5億元,接近疫情前的水平。至於燈籠市道,業界稱與往年相若,每個家庭平均消費約300元,每個燈籠零售價由60至90元不等,網購趨勢對他們影響不大。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由於今年中秋節與內地國慶黃金周假期重疊,所以吸引了大量內地客來港旅遊,香港的餐飲生意因而非常暢旺。他估計,中秋正日的整體食肆生意額可達3.5億元,接近疫情前的水平,比往年增加10%。
中秋與國慶假重疊增人流
黃家和說:「由於政府在黃金周舉辦了很多不同活動,增加了節日氣氛,香港股市近日亦暢旺,飲食界又聯同多間食肆推出國慶優惠,有些更高達七折,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旅客,中式酒樓及茶餐廳的生意都有明顯上升,周六起連續三天,尖沙咀、銅鑼灣等旅遊旺區的中式酒樓晚市生意都非常暢旺。」
旺角倫敦大酒樓副總經理蘇萬誠表示,周六已進入市民慶祝中秋節的高峰,但這三天的訂枱只有五成滿,若加上街客,預料會有七、八成滿,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一成,而午市和早市則依舊接近全場爆滿。他認為生意減少與颱風下雨有關,其次是很多人自製長假期出外旅遊。
燈籠與紙紥品銷情與往年相若
在西營盤經營紙紥店的中華紙業商會理事長杜千送向本報記者表示,9月尾已進入購買燈籠和中秋節拜神用品的高峰期,今年的銷情與往年相若,傳統爉燭燈籠的平均售價約60元,新式燈泡燈籠平均售價約90元,市民購買的比例為3比7。雖然近年興起網購,但他認為只有輕微影響。他解釋說:「家長帶着小朋友來自己挑選,即刻買到手即刻玩,是一種節日的歡樂,網購要等幾天才到手,又不能摸着來揀,感受會差很遠。」
另外,自2024年4月22日起,本港實施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管制,禁止商戶銷售、免費提供及製造螢光棒等的即棄塑膠產品。新法例的6個月適應期已過,即今年是首個「禁螢光棒」中秋。記者巡視了西營盤的紙紥店,不見有螢光棒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