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香港商报

一家三代見證電力行業變遷

日期:10-06
字号:
版面:A04       上一篇    下一篇

孫兒莊柏義2014年加入港燈,與爺爺一樣是電力工程師。他手持的英文筆記便是「阿爺秘笈」。記者 蔡啟文攝

港燈輸配電科總經理葉崇泰(右)與莊禮讓和莊柏義父子合照。記者 蔡啟文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今日是中秋節,很多家族都會聚首一堂燈火通明地吃一餐團圓飯,在香港電燈公司135年的歷史中,有不少夫妻檔、兄弟姊妹檔,其中有一個在港燈「開枝散葉」的家族,就是服務了72年的莊氏,他們三代人整個家族共有6人在港燈服務,祖父莊明權和孫兒莊柏義都是電力工程師;最為巧合的是祖父的徒弟,後來卻成為了孫兒的頂頭上司。趁今日中秋節,由這3位港燈人講一下他們「燈火相傳」的故事。

家族共6人在港燈服務

莊明權1953年加入港燈成為電力工程師,負責輸配電系統維修;他的長子莊禮讓1982年加入港燈在任職出納財務行政等崗位;孫兒莊柏義2014年加入港燈,與爺爺一樣是電力工程師,負責輸配電工作。而柏義的叔父也是在港燈做到退休,加上柏義的叔母,胞弟也曾在港燈工作,整個家族共有6人在港燈服務。

莊禮讓說:「爸爸當年在北角電廠(現城市花園)返工,我們在附近的炮台山宿舍(現富澤花園)長大,爸爸有時會帶我和弟弟入電廠,我對這裏的機器都充滿好奇,見到父親在指導一班叔叔工作,覺得佢好『威水』;住在宿舍時,每次大廈『跳電掣』,爸爸和一班叔叔都會第一時間拿着電筒衝出去,10幾分鐘便令全幢大廈重現光明,覺得爸爸『好靠得住』;港燈有很多員工家屬活動、包括聚餐、晚會、遊樂會、渡假屋、興趣班等等,爸爸都會帶我們一家去,就在這種氛圍下,便對港燈產生了歸屬感。」

莊禮讓:大廈跳電掣時爸爸最可靠

中五畢業時莊禮讓並沒有考慮過其他工作,順理成章便由爸爸推薦到收納部,一邊夜校進修,希望轉到工程部,子承父業。莊禮讓說:「收納部的同事都很好,上司直頭當我係仔一樣咁好,一年加兩次人工,當時工廠工人月薪約900元,三年過後,我已經有一千多元,所以不想轉部門重頭來過。」

直至莊柏義出生,爺爺便悉心栽培,系統性教他數理知識,而柏義亦特別喜歡數理科,後考入理大電機工程系,畢業後順理成章投考爺爺當年的電力工程師崗位。

港燈輸配電科總經理葉崇泰表示:「當年我大學畢業後,入港燈做助理工程師,跟過莊爺,雖然莊爺只係大專程度,但他的技術水平非常高,在前線工作方面教了我很多。」就在一大堆履歷表中,葉崇泰發現到莊柏義就是莊爺的孫兒,所以給他一個面試機會。

爺爺栽培孫成為電力工程師

葉崇泰續說:「我們取錄他是基於他的能力,其次是做輸配電維修,是辛苦的戶外工作,不是很多大學生願意長做,他三代人都是港燈人的背景,令我們覺得他會長做;我自己的子女無做這一行,見到莊爺三代人可以『燈火相傳』,我們管理層都好感動和欣慰!」

莊爺獲悉孫兒成功入職後非常高興,把自己多年來的工作手記綜合整理再傳授給孫兒,內容涉及港燈配電裝置操作、維修技巧和工作心得等。莊爺於2018年仙遊,這份「阿爺秘笈」對柏義是最寶貴的傳家之寶。

時代變設備變但專業永不變

已經入職11年莊柏義現已升為工程師,考取到所有電力相關專業資格,但「阿爺秘笈」依然受用。莊柏義說:「時代會變,設備會更新,但安全與專業永不會過時,秘笈提醒我『安全是工程師最重要的承諾』,作為工程師,要帶領同事安全地開工、安全地收工。安全不是一紙簽名,也不只是流程上的核對,而是每一個細節的落實。從風險評估、現場管理到即時應變,每一個決定都關乎人命。這份責任,是我每天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我對團隊、對家人、對自己最堅定的承諾。」

今年剛退休的莊禮讓說,我們潮洲人很傳統,爸爸雖然走了,但規定我們整個家族必須每周聚餐一次,否則這頭家便會散,今個中秋節,我們都回媽媽西環的住所吃晚飯,也會叫上以前宿舍的一些鄰居,家族聚餐的話題總會涉及港燈工作時的點滴回憶,在這個象徵團圓的節日裏,港燈這家百年老店連繫着延續燈火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