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大部分任食餐廳仍嚴格禁止外帶,近日有「餐廳客人取走食物」的新聞在網上熱傳,引發社會熱烈討論。事實上,近年已有部分餐廳開始探索彈性制度,例如歐美部分以環保為主題的餐廳,允許顧客按重量支付附加費帶走剩餘食物;中國內地亦因「光盤行動」推廣而出現「剩食秤重收費」制度。
任食餐廳嚴格禁止食物外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管理困難。若開放外帶,部分顧客可能過量取食,導致浪費和成本上升;其二,食品安全問題。食物離開餐廳後,餐廳無法確保保存條件,若顧客因此出現健康問題,責任歸屬模糊;其三,品牌定位。任食本質上強調即場享用,若允許外帶,模式或與外賣餐廳無異,削弱特色。
餐廳可引入「智能秤重系統」
從財經角度分析,任食打包雖具挑戰,亦蘊藏潛在商機。若能以創新思維設計制度,便能將爭議化為優勢。
例如,餐廳可引入「智能秤重系統」,顧客取餐時系統自動記錄重量與預估價值,剩餘部分按克數收費,既維持彈性,又鼓勵理性取食。餐廳亦可推出「會員訂閱制」,如「月費任食+外帶次數」方案,讓收入更穩定。同時,企業若將「減少浪費」納入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策略,能提升品牌形象,吸引具環保意識的投資者與顧客。配合環保包裝、保鮮科技、智能監控等產業鏈,甚至可衍生新商業機會。
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 梁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