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港交所(388)日前公布市場諮詢,計劃修改結構產品上市制,為期6星期至11月11日。港交所提出的建議包括降低最低發行價,衍生權證最低發行價由0.25元降至0.15元,牛熊證則直接取消。另外,港交所建議,降低可發行結構性產品的ETF資格門檻,由原先60日合資格期內的公眾持股市值不少於40億元,大降至10億元。
結構性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對沖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潔鏇表示,結構性產品在港交所產品生態圈發揮重要作用,為投資者提供有效及實用的對沖工具。隨着市場環境及投資者需求不斷演變,需要致力確保結構性產品上市框架切合市場需要,並具備全球競爭力。
港交所市場科高級副總裁黃集恩則指出,修訂將令發行商有更大靈活性,有利他們推出更貼近散戶投資者需求的產品,並令整個生態圈受惠。調整ETF門檻,亦可便利業界建立圍繞ETF的產品生態圈。同時,文件建議引入「產品指引」,取代現行多項規定性條款,以便市場日後產品開發有更大彈性。
港交所諮詢文件亦提出建議,提高市場質素及增強投資者保障。當中包括:發行人的最低資產淨值規定由原來的20億元提升至50億元,以及發行人必須為受監管實體;發行人(或擔保人或兩者各自的控股公司)必須獲得其尋求信貸評級的所有信貸評級機構給予投資級別評級。
輪證佔大市比例較10年前遜色
相對於近年港股日均總成交節節上升,輪證近年成交額相對平穩。參考港交所中期業績,今年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按年增118%至2402億元,衍生權證、牛熊證及權證日均成交增72%至174億元。對比2015年,港股日均成交1056億元,而輪證成交佔25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