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跌出全球IPO市場TOP20
日期:10-02
今年Q3最新數字顯示,倫敦IPO目的地排名已慘跌至第23位。 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訊】記者韓商報道:果然是東升西降——今年香港新股集資上市(IPO)極其暢旺,牢牢佔據全球IPO第一位。10年河東,10年河西,相對倫敦IPO案件數量卻急劇下降,據第三季最新數字顯示,倫敦IPO目的地排名已跌至第23位,竟被墨西哥、阿曼等地超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倫敦之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以來,香港IPO總額接近1500億元,位列全球首位,且港股日均成交額逾2500億元,同創歷史新高,可謂成績驕人。而據彭博對全球最繁忙IPO目的地排名的最新統計顯示,倫敦排名再下滑3位至第23名。
據Dealogic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倫敦證券市場僅有5宗IPO,共籌資1.6億英鎊(約16.76億港元),創自1995年Dealogic開始統計以來30年最低紀錄。
倫敦今年規模最大一宗IPO,為4月份會計師事務所MHA Plc上市,集資額9800萬英鎊(約10.24億港元)。這些交易均未涉及華爾街大型投資銀行,只由英國本土較小型金融機構安排上市。截至第三季,倫敦情況更加嚴峻,集資額僅4200萬美元(約3.2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急跌85%,跌幅非常驚人。
四大原因令倫敦表現節節後退
倫敦一直是環球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為何近年表現節節後退?
首先,英國內部因素。今年英國經濟陷入低迷,投資者信心不足,令許多潛在IPO計劃都擱置或延後。英國上市公司規模亦整體持續流失。據統計,過去10年,倫敦交易所上市公司數量已減少,許多低估值的英國公司被私募股權基金收購並私有化,減少了上市意願,也加劇市場惡性循環,影響IPO市場氣氛。
第二,全球競爭加劇。倫敦在走下坡,而其他市場正迅速崛起。例如,新加坡今年躍升至全球IPO市場第9位,主要受房地產信託上市推動,涉資14.4億美元,而墨西哥今年經濟持續向上,上市交易金額排第19位,達4.6億美元,幾乎是倫敦的兩倍。
欠科技賣點落後於中美
第三點,欠缺科技賣點。英國近年在創新科技投入方面,明前落後於美國和中國。當今股市增長的火車頭全靠創新科網巨頭,大部分是美國公司,相對英國股市明顯缺乏科技與增長型的巨企,相較於美國納斯達克或紐交所,倫敦的估值倍數明顯較低,導致許多英國企業直接繞過本土市場,更傾向於選擇紐約等美國市場上市爭取高估值。
第四點,Brexit後遺症。英國脫歐後,歐洲企業大幅減少前往倫敦上市,加上英國對企業的監管環境日益嚴格,還有眾多複雜的稅務政策爭議,如資本利得稅調整,故中國流行時裝平台SHEIN曾計劃在倫敦上市,惟遲遲未落實,所以不少企業更傾向選擇前往其他地方市場IPO,而不選擇在倫敦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