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大喜日,舉國歡騰全港同賀,各界推出連串慶祝及優惠活動,迎接十一黃金周,與眾同樂,爭取多做生意。行政長官李家超昨表示,預計一連八天的黃金周假期,將有154萬人次內地客訪港。政府各部門既要做好部署,全社會也須做好準備,特別是識變求變,順應旅遊模式新變化,務求旅客滿意。
今年黃金周的含金量較前更高。一來,連同中秋節,假期長達八天。二來,連同周六日計算,若要自製延長假期,甚至可橫跨兩周之久;事實上,早於去周六起,來港內地客已明顯增多,已連續四天突破10萬人次。三來,受惠港府銳意拓展旅遊業,大力推動「盛事+旅遊」,包括賽馬旅遊、生態旅遊等,疫後來港內地客持續增長;今年以來,日均訪港內地客便按年增約一成,展望黃金周亦將有不俗增幅。昨有市場研究報告指,差不多百分百(約98%)的受訪內地富人今年黃金周有出遊意願,超過一半(約55%)以香港為首選目的地,比率倍多於排名第二的新加坡,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更高達63%,充分反映香港黃金周含金量之高。
為迎接黃金周旅客,政府早就嚴陣以待,以保旅客盡興而歸。今天的國慶煙花匯演、國慶賽馬日和維園中秋綵燈會,以至林林總總的國慶特別活動,比如博物館和濕地公園免費開放、商舖食肆推出大量優惠等,均勢迎來大批旅客,由各口岸到相關交通工具肯定人流如鯽。李家超表示,黃金周期間不單會增加口岸人手、增設櫃枱,以及增密公交班次來疏導人流車流,還啟動了跨部門聯合指揮中心及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相關安排無疑大大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加上「口岸通」新一站式資訊平台日前上線服務,相信有助應對旅客突然大量增加的壓力。
社會各界也配合催谷,力求黃金周旺丁又旺財。因應疫後旅遊模式轉變,市場還須與時並進,識變求變。隨着跨境往來日益頻繁,北上消費既是蔚然成風,南下消費同樣有增無減。根據旅發局的訪港旅客分析報告,上半年不過夜內地客比率按年從56%增至59%,非首次來港的佔比亦從80%增至82%。千萬別低估相關不過夜客的消費貢獻,資料便指其涉126億元之多,相對而言同期所有美國旅客的在港消費則僅4億元——如何更好迎接這批南下消費不過夜人流,業界應不可忽視。
另外,隨着經高鐵來港的旅遊方式日益普及,過去幾天便有約20%內地客經此途徑來港——怎樣發揮好高鐵效應,也是相關各界必須進一步深挖的機遇。
還要看到,隨着體驗式旅遊日益吃重,旅客花錢亦從傳統零售消費轉移至服務消費,譬如來港郊遊的各地旅客愈來愈多、舊城中環在內地客景點排名榜裏也愈升愈高——為此,施政報告已提出要進一步發展「盛事+旅遊」,包括生態旅遊、遊艇旅遊、賽馬旅遊等等,利用AR全景技術的「城市景昔」也新增九龍城寨等五個景點:業界也應進一步拓展更多新旅遊體驗及更多服務式消費選項,適應新時代新變化,才可更好化人流為現金流。
總之,內地黃金周給予香港的黃金機遇愈來愈大,只要做好全面迎客準備,一起做多一步貫徹好客之道,旅業必在黃金周更旺丁、更旺財。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