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蔡冠深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充分展現特區政府持續完善治理體系、落實「有為政府」的新風。筆者樂見本屆政府秉持「做實事、做成事」的施政風格,透過制度化和系統化手段強化責任擔當,這一舉措不僅回應了社會對高效管治的期待,更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由治及興增強發展動能築構更堅實的制度保障。
香港公務員體系曾被譽為世界最高效、專業的公務員團隊之一。因應「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落實和治理環境的改變,對特區官員及公務員的要求與時並進,特區政府推出「高官問責制」和政治委任制度,冀把「政治責任」與「行政責任」區分。
香港公務員體系雖以專業中立見長,但也存在職系壁壘分明、跨部門協調不足等結構性局限,政治任命官員和龐大公務員體系之間欠缺有力的制度性銜接。部門首長責任制的建立,既改善處理複雜發展議題的效能,同時就針對部門內部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作出糾正。
溝通機制常態化
「部門首長責任制」要落地見效,未來還需配套建立更有效的問題機制和跨部門協作機制,打破只講程序而因循的官僚慣性。
第一、建立常態化的政企溝通機制。期待部門首長責任制能優化公務員評核機制,獎勵公務員對現有服務進行革新創新,催生對公眾更直接有效的對話渠道。當局可參照創新科技領域的合作專班模式,在金融、商貿、物流等重點產業設立「首長—業界」定期磋商機制;亦可考慮將企業滿意度納入相關的部門績效評估體系,使「拆牆鬆綁」成為可量化的治理成果,讓政府服務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問責與激勵並重
第二、加強責任制激勵與監督的整合設計。今屆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發展北部都會區和「八大中心」發展布局,創新了發展經濟和產業政策模式,未來必須更主動推出「招商引資」和產業升級的措施。筆者建議將招商引資成效、政策落地時效等經濟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建立「問責與激勵並重」的管理體制。此外,責任制特設由公務員敘用委員會組成的「獨立調查小組」,以調查可能涉及部門首長的問題,當局還可考慮引入商界代表參與的第三方成員,對部門協作效率及相關問題進行獨立觀察、評估及提出建議。此舉既能充分調動公務員的積極性,又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為香港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總括而言,從建立關鍵績效指標到關愛隊服務社區,今屆政府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實現有為政府的決心。期望特區政府儘快完善制度細節,讓部門首長責任制成為提高特區治理和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基石,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十五五」規劃新機遇、發展經濟新動能保駕護航。在清晰的責任體系指引下,香港公務員隊伍的專業優勢將得到充分發揮。香港中華總商會堅守愛國愛港優良傳統,冀與政府積極配合,發揮「有為政府、高效市場」的協作力量,為香港發展激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