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香港商报

內地新零售模式勢不可擋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A01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年中京東(9618)收購香港佳寶超市,這代表從此香港消費者能夠買到更便宜的商品,這也代表以阿里、京東、拼多多為首的「新零售模式」持續席捲全球,大膽估計,5年內香港傳統零售公司大概率被打殘,必須在「關門大吉」與「被收購」兩條路間做選擇。

原因很簡單:經濟學講的壟斷三部曲,一個詞總結就是「wasabi」(首先降價,消費者哇哇聲;然後廝殺,踢對手出局;最後加價,戇居居啦)。套用在此,對比一眾香港傳統零售公司,內地電商正在降維打擊,廝殺當中,雙方競爭力不在同一維度。一眾內地傳統零售公司就是樣板,連年虧損,一早「戇居居」!

京東收購佳寶意義重大

且從頭說起,今年7月京東以40億元的價格收購香港佳寶超市70%股權,交易包括佳寶逾90家門店及房地產資產,京東同時成立「創新零售——佳寶業務部」,委任香港佳寶創始人林曉毅出任該業務部負責人。

這宗交易金額不大,惟箇中意義重大,這代表內地電商在全球持續擴張。敲敲黑板,京東收購佳寶後成立了一個「創新零售——佳寶業務部」,這個名稱折射的是京東收購背後的盤算及布局,這是京東出海的第一步,之後還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幾年內地電商出海勢頭銳不可擋,阿里巴巴(9988)旗下的速賣通(Aliexpress)、快時尚電商平台希音(Shein)、拼多多旗下的Temu、位元組跳動旗下的TikTok Shop,被業界稱為「出海四小龍」。

內地電商打價格戰有優勢

「出海四小龍」奉行的就是「新零售模式」,所謂「新零售模式」並非由內地電商發明,卻是由內地電商發揚光大。2016年阿里巴巴前董事長馬雲提出一個講法:「(自當年起)未來10年20年之後沒有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新零售」是指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技術,來支援線上的資訊流、資金流、商流,以及線下的服務體驗及物流配送的一種全通路零售模式。馬雲認為,未來可能會有60%至80%的零售屬於新零售。

更具體地講,以「出海四小龍」為代表的內地電商一個殺手鐧在於:從工廠直通消費者,平台在中間採取「全託管模式」,即商家提供貨物,平台負責售賣、運營和物流等工作,大幅壓低成本與售價。平台還會通過核價,確保上架商品價格保持在低位。

對比亞馬遜等其他地區的電商平台,依託於中國內地的製造業,內地電商的上架商品價格更低、選擇更多、運貨更快……這也意味着更強的競爭力,內地電商的「新零售模式」正以無可匹敵的姿態席捲全球。

港傳統零售業難於招架

京東並不在「出海四小龍」裏面,其打法更為穩打穩紮。無論如何,目前來看香港一眾傳統零售公司根本沒有招架之力:經營「永安百貨」的永安(289)、經營「SOGO百貨」的利福中國(2136)、經營「先施百貨」的先施(244)、經營「AEON百貨」的永旺(984),去年盈利全部為負值。其中很多香港市民喜歡逛的AEON百貨,其控股公司永旺淨資產連年下跌,最新為負5.29億元,不由讓人擔心還能捱多久。

其他香港傳統零售公司方面:經營「日本城」的國際家居零售(1373),近年盈利持續下滑,不斷大舖搬細舖;經營「阿信屋」的CEC國際(759),過去兩年盈利皆為負值;經營「優品360」的優品360(2360),算是難得的逆市奇葩;經營「聖安娜」連鎖餅屋的利亞零售(831),盈利同樣大幅下滑,今年積極轉型賣「兩餸飯」;經營「HKTVmall」 網購平台的香港科技探索(1137)盤子太小,規模效益有限。

總結一下,香港傳統零售公司中,聖安娜餅屋賣「兩餸飯」是個好嘗試,惟轉型幅度遠遠不夠;HKTVmall方向對了惟規模效益有限,與一眾內地跨境電商打造出來的「新零售模式」比較,一眾香港傳統零售公司就是「幾隻走地雞」,不信?看看內地同業的現狀就知道了。有沒有什麼辦法可想?有的,勉強的辦法還是有的,在此吊吊讀者胃口,另文再談!香港商報記者 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