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林德芬報道﹕金管局昨日公布,10月9日起推出新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取代現有的「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安排」,並實施多項優化措施及擴展合資格資金用途。有關安排將分三個階段推行。
增1年期限選項撐更長期貸款
第一階段,由10月9日起,今年2月起獲分配人民幣貿易融資流動資金額度的銀行, 將可以更低利率使用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計算基準是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免去此前附加的25點子溢價。此外,新安排將放寬至容許參加行將人民幣資金通過同一集團的海外銀行機構向企業客戶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服務,也簡化參加行與金管局的交易方式,將現行組合及逐筆交易形式,簡化成劃一的、按每宗交易,金額最低為1000萬元人民幣。期限方面,除現有的1、3和6個月的選擇外,增加1年期限選項,支持更長期的貸款。
第二階段,由12月1日起,特定人民幣資本支出(Capex)及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定期貸款將納入合資格業務範圍,大幅增加參加行及海外機構運用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的應用場景,為銀行提供較可預測及穩定的人民幣資金成本渠道。
第三階段,由明年2月2日起,金管局將引入CMU的第三方回購服務安排,參加行在回購交易期內可按需要更換抵押品,回購交易的抵押品管理和交收周期,將全程自動化處理,以確保抵押品市場流動性,有助香港債券市場持續發展。
當局指,將會為參與安排第二、三階段的銀行分配個別額度,有興趣參與的銀行,無論有否參與第一階段,須在10月31日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請。
調高日間人幣資金額度至300億
同時,金管局將於10月9日起優化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包括調高日間人民幣資金額度由200億元至300億元,並降低隔夜額度由200億元至100億元,幫助銀行應付日益增加的跨境人民幣支付結算日間資金需求。 另外,當局亦增加翌日(T+1)交收的兩周和一個月期限回購協議,支持銀行在管理資金方面擁有更大的靈活性。
此外,金管局、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與外匯管理局昨日共同推動跨境債券回購業務即日起推出,支持所有已進入內地在岸債券市場的境外機構,包括「債券通」投資者參與在岸債券回購業務,於在岸市場獲得人民幣流動性,並匯出境外使用。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昨於「2025年財資市場高峰會」表示,升級安排將融資的期限由最長6個月延長至1年並取消計算在岸利率額外的25個基點,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他強調,資金將可支持銀行用於集團內海外出口業務,且擴大安排的資金用途,覆蓋範圍從貿易融資擴展至人民幣直接投資與營運資金,同時通過自動化管理簡化操作。
新安排便利海外資金調撥
對於金管局新安排,財金界均表示歡迎。銀行公會主席、渣打香港兼大中華及北亞區行政總裁禤惠儀表示,銀公歡迎金管局宣布10月9日起推出「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包括分三階段有序擴大新安排下合資格的人民幣資金用途範圍,並同時宣布優化離岸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她續指,除了固有的人民幣貿易融資外,新安排將擴展至特定人民幣資本支出(Capex)及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定期貸款,並放寬貸款期限及容許參加行通過同一集團的海外銀行機構向企業客戶提供相關服務,有助穩定資金成本、便利海外資金調撥、簡化交易方式及增加應用場景等,滿足銀行客戶對人民幣產品與日俱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