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香港商报

大灣區聯動拓航空版圖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A02       上一篇    下一篇

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一連三日在香港亞博館舉行,今屆首次選址香港,意義非凡。這場被譽為「航空界奧運會」的民航盛會,雲集逾250家航空公司、近2000名來自115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既彰顯全球航空界對香港疫後復蘇的信心,亦配合當前國際供應鏈重整潮的變局,與施政報告的國際航空樞紐部署相互呼應。香港加速擴展航空版圖,更要加強與大灣區的聯動,以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優勢,鞏固提升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香港航空業持續向前發展,截至今年7月,過去12個月客運量按年增逾17%,飛機起降量增約13%,貨運量增約5%,航點數量已拓展至220個,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多達44個;另外國際排名維持領先地位,處於全球十大之列,凸顯這個航空樞紐的韌性與潛力。未來除要繼續鞏固歐美等傳統市場外,也須把握大灣區及「全球南方」新興市場,拓展更全面的航線網絡,以滿足跨境流動的殷切需求。

「內聯外通」乃香港核心優勢。「內聯」方面,香港既是大灣區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樑,也是內地國內線與香港國際線的主要轉駁點,兩者正好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協同格局。隨着跨境基建持續完善,大灣區旅客現已佔香港機場客源兩成,例如中山港新客運碼頭可直達機場並提供行李直掛服務,進一步凸顯區內交通一體化優勢。尤其是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香港可加強聯動整個大灣區,由優化「經珠港飛」陸路連接,到擴展內地城市候機樓網絡,施政報告均有所着墨,此外還須推動跨境聯程系統、簡化清關與出入境程序,並在服務水平上與內地機場形成良性協調等。 「外通」方面,香港作為國際航空網絡的延伸節點,隨着三跑道系統全面投產,一方面具備承載更多長途及中轉航線的能力,另方面也順應廉航崛起潮流為短途航線提供更大搭載支撐。近年當局已與逾十個經濟體簽署或更新雙邊航空服務協議,施政報告提出未來將優先聚焦南美洲、中亞、非洲及中東等,以開拓更多新航線,進一步聯通世界各個角落。

香港航空基建已是世界一流,未來尚要進一步加強配套措施。在剛過去的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翌日,機管局已能迅速恢復正常航班運作,單日處理逾千航班升降,再次向世界示範了這個國際都會的高度韌性與危機處理能力,印證機場基建的穩固與服務管理的可靠。隨着三跑系統全面運作,機場整體吞吐量已提升五成,配合「機場城市」發展及可持續航空燃料產業鏈建設,不僅能強化運力與服務,更可助力全球航空業減碳轉型,塑造「綠色樞紐」品牌。未來亞洲國際博覽館二期工程、遊艇港灣及藝術產業生態圈等項目相繼落成,將與航空發展相輔相成,進一步釋放這個國際首屈一指的機場的經濟效益。

要鞏固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還需持續說好「香港航空故事」。離境稅豁免、轉機旅客48小時便利安排,已成吸引旅客來港的誘因,當局宜加強推廣。未來還要因應世界新變局、國家新動向、香港新發展,吸引更多客量貨運及航線來港,包括經香港進出內地與海外。

香港國際機場作為大灣區的核心機場,擁有「引進來、走出去」角色優勢,隨着「八大中心」定位持續深化,香港已有條件加強灣區內的「內聯」,抓緊與世界的「外通」,在世界航空版圖上續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