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林德芬報道:昨日,香港證監會和金管局公布《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在同日舉行的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論壇上,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肩負着促進人民幣在全球更廣泛應用的重要使命,證監會未來將在擴容增量和提升基建兩方面持續發力。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則指出,有關路線圖不僅匯集各方倡議,更是前瞻性策略,可鞏固香港實力並把握新機會。
梁鳳儀:
擴人民幣固收產品發行規模
梁鳳儀指,當前全球投資者資產配置正經歷多元化趨勢,這為人民幣國際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並為國家戰略提供強大的動能。未來,證監會將在兩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擴大人民幣固收產品發行規模。證監會將繼續推動更多不同國家、不同種類的發行人推出人民幣固收產品,以及股票交易人民幣櫃台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將不斷提升離岸人民幣固收產品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並完善風險管理機制,以便利投資者管理人民幣風險敞口,鼓勵他們長期持有人民幣資產。
二是優化互聯互通機制和基礎設施。作為重要的橋樑,香港已建構高效的互聯互通機制,例如「債券通」和「互換通」已成為國際投資者進入內地債券市場和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的重要渠道。未來證監會將與金管局和內地相關部門繼續優化各項機制,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更高效的雙向市場准入。證監會正在與市場參與者共同探討開發一個包攬債券、回購和外匯的電子交易平台的可行性,涵蓋以多種貨幣計價的產品,將有助提升市場效率、透明度及韌性。
余偉文表示,過去幾個月,證監會和金管局與行業持份者及港交所進行交流,收集關於豐富固定收益和貨幣生態圈並增強競爭力的潛在措施的見解,現在終於有了《固定收益和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
余偉文:
發展香港市場確保支持創新
余偉文指,政策轉變、貿易關係的演變以及技術的快速變革正在重塑全球格局。投資者的優先事項也在不斷變化,對可持續金融、數字創新以及跨市場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增長。在內地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和貿易夥伴關係的推動下,投資者對內地和人民幣計價資產的興趣日益濃厚,香港可以促進人民幣在貿易、投資和結算領域的廣泛應用,把握隨之而來的機會。他說,展望未來,無論是透過代幣化債券等新工具,還是透過跨平台、跨地域、跨資產類別整合和嵌入技術,或是透過滿足日益增長的綠色投資和社會責任投資需求,本港目標不僅是發展市場,還要提高市場的品質、韌性和連結性,確保市場能夠支持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