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面對特朗普肆無忌憚地拆毀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美國出現替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招魂的言行。曾居拜登政府外交重要崗位的沙利文、坎貝爾、杜如松等人,其中,尤以坎貝爾為最起勁,批評特朗普重返白宮短短七八個月,就推翻了二戰後美國歷屆政府建立和擴張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傳統。
美國維繫國際秩序策略轉向
二戰後,美國的對外戰略,在不同歷史階段關於主要對手和任務發生過轉換。「冷戰」成形和持續期,以遏制蘇聯及其陣營為首要目標。「冷戰」結束後,收編從前蘇聯獨立的絕大多數國家以及東歐各國,同時向第三世界擴張西方制度,伸展自由主義國際秩序。20世紀最後20年,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登峰造極。進入21世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展開,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盛極而衰。2017年底、2018年初,特朗普首任美國總統不久,宣布美國對外戰略重大調整,中國和俄羅斯成為美國主要對手;一年多後,宣布中國是美國的最主要對手。
然而,二戰後至2025年特朗普再任美國總統,美國歷任總統無論面對怎樣的主要對手和任務,都以建立和擴展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特朗普首任總統時稱中俄為修正主義大國。「修正」什麼?便是修正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拜登接替特朗普入主白宮,標榜美國必須重新領導世界,其自以為是的使命便是維護已搖搖欲墜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退出多個全球性機構,損壞傳統跨大西洋盟國關係,顛覆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企圖把人類拖回叢林時代。
西方內部分裂 全球南方崛起
2025年4月10日,拜登政府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M. Campbell)和拜登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事務的副高級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在《外交》(Foreign Affairs)網站發表《低估中國》(Underestimating China)稱,當前美國對中國的看法已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從認為中國會超越美國的悲觀情緒中轉向了過度自信,以為中國不可能超越「上升中的美國」。坎貝爾和杜如松警告特朗普政府不要「低估中國」,呼籲美國拉攏盟友,構建新聯盟來對付中國的挑戰。
9月7日,坎貝爾和杜如松在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發表題為《美國單獨無法與中國匹敵,但同盟友一起,中國就不在話下了》(America Alone Can’t Match China. But With Our Allies, It’s No Contest)的評論。再次強調中國是美國現代史上遇到的首個在多數關鍵實力維度上擁有更大體量的競爭對手,明確指出僅憑美國自身國力,可能已不足以應對中國挑戰。他們毫不留情地批評「特朗普在玩火」。特朗普奉行單打獨鬥、以關稅為核心的外交政策,已疏遠盟友,給了中國加強盟友體系的機會。二人特別提及特朗普惡化美國與印度關係。警告美國若想保持全球主導地位,必須發揮「盟友優勢」,聯合歐洲、日本、韓國、澳洲、印度等國的經濟、技術與軍事力量來對沖中國的規模優勢,否則,22世紀將由中國主導。
之前4天,9月4日,坎貝爾和拜登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外交》網站發表《美國與印度結盟的理由》(The Case for a U.S. Alliance With India)稱,華盛頓應拉近與新德里的距離,而不是把它推開。二人提議,美印簽訂條約以建立新的戰略聯盟,該條約須由美國參議院提出和批准。美印新戰略聯盟應建立在5個核心支柱之上。
拜登政府外交重要推手大聲疾呼是不難理解的,特朗普正毀壞他們為重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所做一切。然而,這是雞同鴨講。拜登政府成員越批評,特朗普越是「我行我素」。
更重要的是,西方陣營瓦解已是「覆水難收」,「全球南方」正在崛起,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已成「明日黃花」。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以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機制為相互協同的平台,團結「全球南方」,大力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引領着21世紀人類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儘管前路必定曲折,完全可能遭遇前所未見風險,甚至既有局部熱戰很可能蔓延,但是,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趨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