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楊華勇
新一份施政報告以其系統全面的規劃、務實創新的舉措、堅定有力的部署,在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注入了強勁動力,指明了前進方向。這份報告既立足當下,又高瞻遠矚;既注重頂層設計,又聚焦民生關切;既彰顯國際視野,又扎根國家大局,充分展現了特區政府「謀發展、促改革、惠民生」的堅定決心與擔當。施政報告通篇貫穿着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飽含着為民造福的真摯情懷、體現着對「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定——是一份符合時代要求、切合香港實際、回應市民期盼的高質量發展藍圖。
施政報告兩大革新方向
施政報告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是將政府治理體系改革放在突出位置,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治理效能,展現了「革故鼎新」的勇氣與智慧。「部門首長責任制」的建立與公務員評核機制的完善,直指現代行政管理的核心要義——權責明晰、賞罰分明、效能至上。這一制度設計既借鑒了世界先進公共管理經驗,又充分考慮了香港特區的實際情況,通過明確責任主體、強化績效導向,將有效解決過去存在的職責交叉、推諉扯皮、效率不高等問題,推動政府運作更加規範高效。
北部都會區發展是本次施政報告的另一重大制度創新。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並制定專屬法律,採取了一種突破常規的發展模式。北部都會區不是簡單的地理擴張或項目堆砌,而是對香港空間布局、產業規劃、生活模式的戰略性重構。通過專門機構統籌協調,能夠打破部門壁壘、整合資源優勢;通過專屬法律保障,能夠確保規劃權威性、政策連續性、程式規範性,避免因人事更迭或利益博弈而導致發展思路中斷或變形。這種「立法先行、機構專責」的模式,為重大戰略項目推進提供了創新性制度保障,體現了特區政府「以創新思維解決複雜問題」的治理智慧。
以發展策略與民生改善引領未來
經濟是民生之本,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新施政報告對產業發展方向進行了清晰界定,對經濟轉型路徑進行了科學規劃,展現了「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的有機結合。報告聚焦先進製造、生命健康、新能源、AI與資料科學等新興領域,精準把握了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契合國家發展戰略方向,符合香港資源稟賦優勢,為香港經濟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施政報告用最大篇幅闡述民生領域政策,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施政理念。土地房屋、交通醫療、社會福利、勞工權益、弱勢關懷等等,這些事關市民切身利益的領域,成為報告的重中之重,展現了特區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對「施政最終目標是改善民生」的深刻認識。
當前,香港正處於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挑戰與機遇並存。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這些外部不確定性給香港發展帶來壓力。但同時,國家發展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為香港提供最強有力支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為香港經濟轉型創造新機遇;香港國安法實施和完善選舉制度後,社會恢復穩定,治理效能提升,為聚焦發展奠定基礎。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需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要看到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沒有變,施政報告描繪的發展藍圖,必將激發全市上下幹事創業的熱情,凝聚社會各界同心奮鬥的合力,共同書寫「一國兩制」實踐的嶄新篇章,共創香港更加繁榮穩定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