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三分二機構指市場需更多提取型產品
日期:09-23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德芬報道:昨日,金融學院轄下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發表研究報告。調查表明,三分之二的長線投資者,其投資目標為獲取穩定回報;亦有三分之二的機構認為,市場需要更多提取型產品。
今次研究報告涵蓋兩項調查:一是與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合作,探討香港居民的長線投資決策;二是與諮詢公司合作,聚焦本地市場參與者在產品開發、分銷策略及技術應用領域的見解。
第一項探討市民長線投資決策的調查發現,在1052名18至79歲所謂香港居民中,有66%的長線投資者投資目標為獲取穩定回報;亦有60%的受訪者目標為維持當前生活水平,以及用作退休及醫療開支。
報告亦訪問到46家本港主要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公司。有67%的機構認為,市場需要更多提取型產品選擇,包括將資產轉化為終身穩定現金流的產品。惟市民認知不足及懷疑態度是影響相關市場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數碼採用正日趨普及
兩項調查均反映,受訪者有關數碼採用日趨普及。72%受訪居民表示,過去一年曾使用數碼金融服務;約70%受訪市場參與者表示,正在或計劃透過流動和網絡平台分銷長線理財產品。
金融學院行政總裁兼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馮殷諾表示,目前市場上已有退休後的財富提取型產品,包括年金、具備儲蓄或投資功能的保險產品、通脹掛鈎債券。政府發行的長期債券及綠色債券等,都有助金融機構更完善配置,讓機構更好發展產品,相信本港資本市場有足夠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