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即將迎來超強颱風「樺加沙」的考驗。根據天文台的評估,此次颱風強度極高,預計將帶來顯著的風雨影響,今日可能發布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而「樺加沙」所造成的破壞力可能與2018年颱風「山竹」不相上下。政府已迅速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全面統籌及部署應變措施,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穩定。面對極端天氣,香港經過過去多年的經驗累積與切實改善,展現出有條不紊的應對能力,市民有目共睹。惟安全大於天,氣象變幻莫測,面對超強颱風不能心存僥幸,各方必須嚴陣以待應對這一次「大考」,做好充分的安全防範,確保順利度過超強颱風帶來的挑戰。
今次「樺加沙」來勢洶洶,天文台預料本港周二稍後天氣開始急速轉壞,周三天氣持續惡劣,吹烈風至暴風,伴隨頻密狂風大驟雨及雷暴,可能引致嚴重水浸威脅,其破壞力或與2017年的「天鴿」和2018年的「山竹」相提並論。因應颱風來襲,教育局已宣布所有學校23日及24日停課,周二下午6時後及周三全日來往西九龍站及內地站點高鐵班次也將取消,巴士、機場營運亦作出特別安排,顯見「樺加沙」的威脅不容小覷。
面對「樺加沙」的嚴峻考驗,特區政府提前啟動應急機制。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早前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統籌各部門進行周密應對。例如各區民政事務處提早於23日開放臨時庇護中心;協調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強防備,設置沙包和擋水板;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實時密切監察全港市面情況,以迅速評估風險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及措施;各緊急救援部隊包括消防處、警務處、民眾安全服務隊及醫療輔助隊全員候命,做好全面應急準備;渠務署緊急應變隊伍增至200隊,務求加快復原速度等。這種「做最壞打算、做最全準備」的態度,體現了政府對市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全力以赴保障公共安全的堅定決心。
相關部門須堅守崗位,各盡其責,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必要時更需跨部門協同配合,靈活調配資源,以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當局未雨綢繆,積極部署全方位的「災前預防」策略,高效應對暴雨及強風期間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力求將颱風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這不僅是對極端天氣的有效防範,更是提升城市整體抗災能力的必要措施。
除政府外,社會各界亦須超前部署,積極參與。「身經百戰」的香港市民,相信已做好準備,提前儲備了應急物資,加固門窗,最重要是密切關注預警信息,了解颱風的最新動向,打風期間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不要外出追風逐浪,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各企業則要做好惡劣天氣下的安全防護工作,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事故。
過往,香港在面對颱風挑戰時,社會整體展現出卓越的應對能力,各級應急機制高效運轉,市民積極配合,共同構築了堅固的防災減災防線。但絕不能因此而習以為常,滋生大意心態。颱風強度多變,安全措施不能有變,各界共同努力,相信香港定能安然度過「樺加沙」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