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香港商报

東華三院主辦抗戰勝利歷史系列導賞活動走訪港九新界重溫香江抗戰記憶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A03       上一篇    下一篇

參加者在沙頭角抗戰紀念館合照。

東華三院主席何猷 啟希望透過這兩場活動讓公眾不忘歷史,珍惜和平。

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博士講解。

香港史掌故專家蘇萬興講解。

參加者在中環大會堂紀念花園紀念龕合照。

參加者在紀念龕內觀看陣亡戰士名冊。

參加者認真學習東江縱隊的歷史事蹟。

參加者在香港動植物公園內的華人紀念碑前合照。

【香港商報訊】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東華三院於今年9月4日及13日舉辦抗戰勝利歷史系列導賞活動,邀請兩位本地歷史專家帶領逾40名市民,分別走訪沙頭角抗戰紀念館、華人戰爭紀念碑、香港和平紀念碑及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神龕等多個具重要歷史意義的地點,深入講述香港在二戰期間的抗戰歷程與犧牲。

專家領航 深入歷史現場

活動由東華三院主辦,長春社及得一文化協辦,旨在透過現場導賞,讓市民親身感受歷史場景,深化對香港抗戰歷史的認識。兩場導賞分別由香港史掌故專家蘇萬興先生及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博士帶領。專家們憑藉其專業研究背景,結合歷史文獻與現場實景,生動講解日軍侵港期間的軍事行動、平民生活、抵抗運動及戰後紀念意義,參與市民反響熱烈。

行程涵蓋多元歷史場景

活動分兩日至不同地區進行,每場均聚焦特定歷史主題。首場活動於9月4日舉行,由蘇萬興帶領,前往位於新界北部的沙頭角抗戰紀念館。該館原為沙頭角石涌凹羅家大屋,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日佔時期的活動基地及交通站,是本地現存少數能見證香港抗戰歷程的建築物,意義重大。同時,大屋附近一帶亦是港九大隊沙頭角中隊和海上中隊主要的活動地區,在抗日活動中舉足輕重。參加者從中認識到游擊隊在日佔時期的抵抗行動,當地居民如何協助營救盟軍戰俘和文化人士,及香港在抗戰勝利中的貢獻。第二場於9月13日舉行並由施志明博士主持,實地考察香港動植物公園內的華人紀念碑(一級歷史建築)、中環和平紀念碑(法定古蹟)以及中環大會堂紀念花園紀念龕(法定古蹟)。這些重要的歷史建築是香港每年紀念抗戰勝利儀式的核心場所,讓參加者透過現場解說,深入了解這些紀念在第二次大戰中為保衛香港而捐軀的軍民而建的建築物的歷史沿革,並從宏觀角度分析香港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戰略地位,闡述戰後紀念建築的象徵意義與社會記憶。其中,中環大會堂紀念花園紀念龕只在每月第一個星期日開放半天,是次活動獲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義勇軍紀念基金委員會特別批准在正常開放時間外接納參觀,極為難得。

市民參與踴躍 深化歷史教育

活動共吸引超過40名市民參與,包括學生、教師、歷史愛好者及長者。東華三院主席何猷啟表示,東華三院一直推動香港歷史文化傳承計劃工作,未來將繼續舉辦類似活動,推動本地歷史教育:「我們希望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不忘歷史,珍惜和平。」有參加者表示,透過實地走訪與專家講解,對香港的抗戰歷史有了更立體的理解,以往僅從書本上認識這段歷史,今天親身聽專家描述當年戰況,感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