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香港商报

施政報告展現四大亮點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A02       上一篇    下一篇

何子文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為題,就着香港全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作出全面部署。施政報告以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為引領,充分體現了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擔當進取,展現了香港新階段新發展的昂揚奮發精神,得到各政黨、各界的肯定和好評,有網媒即時進行民調,結果反映逾七成受訪者滿意施政報告。

深化改革是「題眼」

深化改革是貫穿整份施政報告的「題眼」,通過改革加快北都發展,向社會傳遞出明確的信號:特區政府勇於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和路徑依賴,以新思維新模式,加快香港的高質量發展。此外,施政報告在強化治理、發展產業、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招商引資納才、惠民生等各方面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措施,引領全港各界積極識變應變求變,繼續拼搏奮鬥,寫好香港由治及興新篇章。

綜觀這份洋洋灑灑38000多字的施政報告,展現出多策並舉、成果豐碩、亮點紛呈的特點,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各界對香港前景注入了強大的信心,是一份貫穿改革精神,敢於投資未來,聚力破解民生矛盾,彰顯政治承擔的施政報告,更展現出四大亮點:

其一,施政報告貫穿改革的精神和意志。其二,全力鞏固和發揮香港獨特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吸才納才,布局前沿產業投資未來。其三,按部就班破解民生困難,以「惠民生、添幸福」作為施政落腳點,為市民帶來實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其四,加強問責,強化治理,建立以結果為目標的管治思維,提升政府施政效能。

布局長遠主動發展產業

對於新一份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的建設是各界一大焦點。毋庸諱言,北都4年來的發展進度有待提高,當中根源在於項目龐大,也在於行政、審核、統籌上的層層限制。制度問題需要通過制度改革、體制創新解新。施政報告提出了七招為北都拆牆鬆綁,成立由特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3個工作組,涉發展及營運、大學城籌建、規劃及發展,並拆牆鬆綁簡化行政程序。這些改革的舉措、體制的創新,有助打破過去層層審批、效率低下的困局,為北都發展提供巨大推動,更展現出政府的改革毅力。業界都認為有關措施有利於吸納企業進駐,這正是改革與創新在施政報告的體現。

施政報告另一個亮點,是布局長遠,主動發展產業。施政報告在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上搶先落子。香港要厚植競爭力,關鍵是把握好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時間窗口,配合國家創科戰略,加速經濟轉型,這關乎香港未來發展的布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將AI作為未來發展核心產業,這不單抓住了AI發展的風口,更能發揮香港獨特優勢。

《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報告2025》顯示,中國和美國穩居全球第一梯隊,香港背靠國家,又是國際金融中心、人才中心,具有雄厚的科研能力,在先天上具有發展人工智能的優勢。施政報告對於人工智能等新產業的舉措,包括成立「AI效能提升組」;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涵蓋批地、地價、資助或稅務減免優惠;大力引進產業等,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前瞻性,有利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特別是採取更靈活措施,引進及培育新產業,更體現政府思維的轉變,在產業發展上更加發揮主導、引領的作用。

當前香港機遇與挑戰並行,財赤壓力、外圍環境動蕩,令香港更需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但這不代表政府忽視民生需求,反而是通過更精準政策,通過制度改革,針對性破解房屋、社福等民生問題,為市民帶來實在福祉。例如本港近年發生多宗照顧者與其被照顧者的悲劇事故,令人痛心,施政報告計劃每年預留5億元經常開支,以加強支援照顧者,具體舉措包括識別較缺乏社區支援的高風險個案,主動調遣關愛隊探訪,為300戶高風險住戶安裝智能意外檢測系統等,由「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支援」,展現政府關愛。

又如在醫療護理、社會福利、保障勞工、關愛共融等九個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範疇,施政報告亦有推出多項措施,大力精準扶貧、推廣「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體現以民生為本的施政理念。

施政報告提出建立清晰的「部門首長責任制」,是落實公務員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通過釐清責任、問責追究、紀律處罰,提升部門效能。同時擴大現時「公務員叙用委員會」的職能以進行調查,建立對高級政務官的問責機制,提升政府的治理,這是李家超針對政府管治的一大改革。通過改革提升政府管理,更好地推動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