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局一直致力協助從事低空經濟的企業落戶香港,並助力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未來除了協助從事低空經濟內地企業「出海」,同時參與港府低空經濟監管沙盒試點項目成功試飛,以及幫助該等企業實行碳精準的計算。
「對絕大部分有來港、從事低空經濟的內地企業而言,它們有意利用香港赴往其他市場。」黎少斌指,對於其他亞洲城市而言,香港具有參考價值,「若(從事低空經濟的企業)可在香港進行研發,將可獲得更多國際間的參考價值」。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完善民航法例及規管框架,為超過150公斤重的「非傳統飛行器」制訂專用法例、推出專用頻譜、規劃部署起降場,以及智能低空交通管理系統等核心等基建設施,令本港成為低空創新應用核心樞紐。
本港可發揮總部功能
資料顯示,目前與生產力局合作從事低空經濟領域技術的公司共有16家。黎少斌表示,香港作為世界的樞紐,可發揮總部功能,相信香港的研發能力,可吸引該類企業進駐。
另外,生產力局位於九龍塘的總部,將於今年9月底開設「低空經濟科技館」,共有逾30家公司參展。活動將展示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新科技、科研技術轉化成果、應用場景與分享「監管沙盒」計劃的成果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