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羅燊 通訊員陳燁報道:9月17日,汕頭港廣澳港區三期工程在汕頭市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的建設將為粵東地區對外貿易提供堅實、高效的物流通道,同時和大灣區港口群共同構建一個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世界級港口群網絡。
汕頭港廣澳港區三期工程位於汕頭市濠江區廣澳港區東作業區,項目總投資約114億元人民幣,使用港口岸線2750米,陸域總面積約236萬平方米,主要通過填海和開山形成。
工程建設包括:新建1個7萬噸級和2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2個5萬噸級和5個2萬噸級通用泊位,並同步推進廣梅汕鐵路汕頭站至廣澳站場陸域形成工程。項目建成後,貨物設計年通過能力將達1365萬噸,集裝箱設計年通過能力達230萬標箱。
項目建成後,鐵路將直接進港,實現「鐵路到碼頭」無縫銜接,將為粵東乃至贛、湘、閩等內陸腹地提供便捷的入海通道。
該工程中的3個風電專用泊位,將與汕頭海上風電產業園形成深度聯動。作為後方風電產業園風電設備的出運泊位和運維泊位,助力汕頭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隨着三期工程的推進,廣澳港區將進一步完善立體化集疏運體系,構建現代化大交通大物流格局,顯著提升供應鏈效率和物流通達性。航線網絡覆蓋東南亞、東北亞等主要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