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香港商报

「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未來定位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A02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楊華勇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社交網站預告,他和團隊將在今日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時穿戴同款綠色領帶和領巾,這一細節引發了公眾對政府形象塑造的關注。從宣傳片中可見,這些配飾由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師生設計,靈感來自港珠澳大橋、青馬大橋和汀九橋三座標誌性建築。三座大橋的設計靈感各具深意,共同構成了香港自我定位的多維敘事。港珠澳大橋作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物理連接與制度融合的象徵;青馬大橋連接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與世界接軌的物理表徵;汀九橋代表本地連通與內部整合,象徵着社會內部的和諧與發展。三座橋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敘事:香港既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國際體系的關鍵節點,同時需要內部和諧與融合發展。這種多維定位巧妙地平衡了本地、國家與國際三個層面的身份與角色。

在全球化進程遭遇逆流、世界經濟格局深度重構的當下,特首李家超再次強調香港要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角色,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作用。這一定位絕非簡單的政策宣示,而是對香港經濟功能的深刻重新定義,是對香港在新時代坐標系的精準導航。這一戰略定位既根植於香港的歷史基因,又直面未來的挑戰與機遇,不僅關乎香港自身的繁榮穩定,更關係到國家發展大局與世界經濟增長動能。理解這一雙重角色的內涵、基礎與實施路徑,對於把握香港未來發展方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從「流量經濟」向「價值經濟」

「超級聯繫人」角色的本質是香港作為全球化要素流通樞紐的功能定位。然而,純粹作為「通道」或「過道」的經濟功能在當今世界正面臨價值稀釋的挑戰。隨着數位技術降低連接成本,各地開放水準普遍提高,單純的中介功能價值正在下降。這正是「超級增值人」概念提出的時代背景——香港不能滿足於做被動的管道,而必須成為主動的價值創造者。「超級增值人」要求香港在連接功能基礎上,通過知識、技術與創新為流經要素注入新價值,提升資源要素的品質與效能。這一定位轉變意味着香港需要從「流量經濟」向「價值經濟」躍升,從交易樞紐向創新引擎進化。

香港擔當「超級增值人」角色擁有顯著優勢。其世界級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具備尖端研發能力,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有5所高校進入前100名;高度發達的專業服務業——包括法律、會計、金融、諮詢等——能夠為複雜商業活動提供高附加值解決方案;成熟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能夠為創新活動提供風險資本支援;東西方文化交匯的獨特環境孕育出獨特的創新生態。這些優勢使香港有能力在綠色金融、金融科技、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領域成為價值創造的領導者而非跟隨者。

實踐「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角色,香港需要在多個維度同步發力:在資本流動領域,香港不僅要維持其作為內地與世界資本橋樑的地位,更要發展成為可持續金融和綠色金融的全球樞紐;在人才與技術層面,香港需要超越簡單的人才中介功能,建設成為國際人才培育與協同創新平台;專業服務領域,香港的專業服務機構需要從提供標準化服務向提供定制化、高知識含量的解決方案轉型。

展現變革勇氣與創新思維

當然,香港實踐這一雙重角色面臨諸多挑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影響香港的連接功能,區域競爭加劇要求香港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產業結構單一化風險需要通過多元化發展來化解,社會民生領域的深層次問題也需要在發展中尋求解決方案。應對這些挑戰,需要香港在堅守核心優勢的同時,展現變革勇氣與創新思維。

香港這座歷經風雨的國際化都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超級聯繫人」與「超級增值人」的雙重定位,既是對香港傳統優勢的繼承,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引領。這一戰略能否成功實施,不僅取決於特區政府的政策執行力,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識與參與。唯有在堅守法治、自由、開放等核心價值的同時,勇於創新、追求卓越,香港才能在世界大變局中鞏固提升其獨特地位,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