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昨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主題為「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新一份施政報告圍繞經濟和民生兩大主軸,推出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思路清晰,布局長遠,亮點紛呈,既以革新求變的決心和魄力創造未來,激發經濟動能,又貼心為民,以務實舉措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報告響應市民期盼,契合香港發展實際,體現特區政府銳意改革,擔當作為,開拓創新,帶領香港加快「由治及興」步伐的雄心和信心,令人充滿期待,值得點讚和支持。
加速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積極投資未來,是今次施政報告的矚目焦點,同時清晰勾勒出香港未來發展的方向藍圖。北都面積和未來人口約佔香港三分之一,具有巨大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能創造大量職位和提升生產力。雖然政府過去三年已加快建設,惟進度未如理想,李家超在報告中坦言「心急如焚」,北都發展提速提效勢在必行。報告宣布成立由行政長官主持的「北都發展委員會」,提升決策層次;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突破「價高者得」的慣性做法,轉向「產業綁定」;提出訂立北都專屬法例,簡化法定程序等。這些突破性的改革舉措,將有效激勵和吸引市場與資本參與,促進產業進駐,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生產力,為北都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打造香港經濟增長新引擎,充分彰顯政府迎難而上、破局求進的堅定意志與實幹精神。
加速布局人工智能(AI),運用AI技術賦能各行各業,成為施政報告中的又一顯著亮點。這不僅關乎香港未來的經濟轉型加速,更是推動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報告提出預留10億元,計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AI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運用「耐心資本」投資AI產業,再到推進AI+發展,如AI政務、AI臨床、AI商務等。這些措施具備高度的針對性和前瞻性,有利提升香港長遠競爭力。與此同時,報告在持續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等方面,均提出創新策略,精準契合當前時代發展趨勢和形勢需要,展現了積極向上的發展態勢。
改革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增進民生福祉。報告精準推出支援長者、基層市民和弱勢群體,強化基層醫療等措施,體現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同時提出增加房屋供應,豐富置業階梯,支援中小企,支持育兒家庭及鼓勵生育等多項政策,聚力解民困、惠民生,既有「心」又有「新」。
新一份施政報告為香港未來發展謀篇布局,更要將宏偉藍圖轉化為實際成果。政府部門要以實際行動確保各項政策措施高效落地,全力落實願景。施政報告明確指出,將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監督、問責,強化責任擔當。此外,將成立「AI效能提升組」,以創新科技手段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效率。這是針對政府管治的重大改革創新,將有助全面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更有效地推動政策實施。社會各界亦應攜手並進,繼續推動社會改革,讓市民有更好住房、打工仔有更多收入、長者有更好照顧、青年有更好發展,共創香港新未來。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