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富春渔舟唱早晚 街头市井贩鲜香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4版:时政       上一篇    下一篇

  亲水平台鱼市

  捕鱼

  渔民船上生活

  渔种场鱼市

  记者 董剑飞 摄影 朱啸尘

  晨光熹微中,富春江沿岸的各处鱼市“醒”了。

  最先入眼的必然是那一字排开的或红或白的大塑料盆,清水里放养着刚打来的鱼虾蟹;脸上染着风霜的渔民,半蹲着料理现杀的鱼或整理渔网;来自饭店或市场的采购人员站定在鱼摊前,扯着嗓子来回叫价;还有清晨遛狗的女孩、带着孩子探访鱼市的父亲、拿着手机记录的市民……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陌生人,因为富春江鲜短暂相遇,构成了一幅烟火气十足的动人画卷。

  一半勾留是江鲜

  “未能抛得富春去,一半勾留是江鲜。”富春江的美,必然要记江鲜的一份功劳。

  《富阳县志》记载:“富春江水产资源丰富,生产历史悠久,特别是鲥鱼,为富阳县特有名产。明正德以前,就与茶并贡。《大清一统志》记载,‘鲥鱼出富春江’‘出富阳者尤美’等赞誉。”因其鲜美与珍贵,鲥鱼还曾作为小年轻恋爱时的礼品,赠送给介绍人或家长。

  不过,进入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富春江流域水质出现不同程度变化,名贵的鲥鱼灭绝,鲴鱼类、鲻鱼、船丁鱼、白鱼类等也已形不成鱼汛。据相关报道,1992年,一条不到1千克的鲥鱼被捕起后,富春江里就没有出现过鲥鱼的踪迹。

  鲥鱼虽已难觅,但富春江源远流长,勃勃的生机依然给两岸人民送来了丰富的馈赠。早前文献统计,富春江水域鱼类品种达百余种,名特优鱼类有鳊鱼、花鲈、鳗鲡等,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等。此外,为了恢复富春江渔业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富阳每年在富春江流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投放各类鱼苗,累计投放鲢鳙、三角鲂、光倒刺鲃等苗种超千万尾,这为富阳段水域生态注入了新活力。

  富春江江鲜是什么味道?一百个富阳人能说出一百种滋味,总的来说就是一个“鲜”字。至于江鲜怎么吃?2018年,富阳举行首届江鲜大会,评出了“富春十二鲜”——清蒸白鲈、富春江大闸蟹、葱油鳊鱼、鲴鱼锅仔、盐水江虾、清蒸刀鱼、剁椒鱼头、清蒸江鳗、清蒸舌鳎鱼、红烧船丁鱼、红烧石斑鱼、上汤黄蚬螺蛳……将富阳人对江鲜的热爱推向了一个高潮。

  来往春江有钓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一首《江上渔者》,道出了江鲜被端上餐桌前鲜为人知的辛劳。尽管距离范仲淹的年代已过去千年,但渔民打鱼的辛苦却没有多少改变。

  富阳渔民自有一段特殊经历。《富阳县志》记述:据《浙江经济富阳经济概况》,各户皆撑小船,是谓九姓渔民,自严东关而下,各埠皆有停泊。在县界内者九十余户,船以百数计,有一户两船至三船者,谓之子母船。捕得之鱼,随地出卖……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先后分建富阳、场口两个渔民村,结束渔民船居历史。”这里说的“九姓渔民”主要指陈、钱、孙、许、何、叶、林、李、袁九个姓氏的渔民群体。截至目前,富阳还有102艘渔船,主要属于新桐、场口、东洲等地。

  作为“九姓渔民”的许利东,对于过往那段历史仍能侃侃道来:爷爷辈都是生活在船上、不住在陆地上,直到上世纪60年代末,才落户到了渔种场路。今年56岁的他继承了祖辈的事业,每晚出船去捕捞,直到凌晨时分才能回来。除去禁渔期、冬日极寒天和暴雨天,其他时间基本都要出船,但真正能捕捞的其实也就半年时间。他说,渔民的生活大同小异,大多是一艘船夫妻或亲戚搭档。早些年,渔民靠水吃水,捕渔期出船打鱼、禁渔期打点零工,虽然辛苦,但收入也算不错,大约一年有十多万元。不过,这两年富春江两岸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渔民能捕捞上来的渔获少了许多,除去渔具、油耗等成本,收入也受到很大影响。

  来自新桐的傅江伟并非“原生”渔民。30岁那年,他跟着姐夫当起渔民,这一干就是17年。如今他租住在陈家弄,日常将船停靠在恩波鱼市附近。只要天气好,他就会出船捕鱼。不同的渔民有着不同捕鱼方式和习惯,傅江伟和妻子通常凌晨1点出门、清晨5点回来。“收成好的话一天能卖1000多元,收成不好的时候,扣除成本,也能赚点工钱,但这两年可能因为钓鱼的人多起来了,我们渔民能捕获的鱼也少起来了。”傅江伟说,在富春江上捕鱼,需要丰富的经验,必须善于观察风向,辨识潮汐的涨落,同时还要了解鱼群的洄游习性。捕上来的鱼,一部分会留给提前预订的饭店和鱼贩子,没有预订的鱼则放到鱼市上销售。一周前,傅江伟捕到了一只七斤四两的甲鱼,从业十多年来也就捕到过六七只。这样的野生甲鱼早年行情好的时候可以卖到一千元一斤。

  充满烟火气的鱼市

  据《富阳县志》,民国时期,以分散捕捞、自捕自卖为主。但随着爱吃江鲜的人越来越多,鱼市也应运而生。

  渔种场路的鱼市脱胎于富阳渔民村。这条路虽赫赫有名,但现在的年轻人不依靠导航很难找到。渔种场路宽不过三四米,一头连着西堤北路、一头连着新兴路,由苋浦路将其分割成两段。在靠近苋浦西路的一侧左拐进去,数十米内坐落着一批低矮的平房,依次被分割成了多个店面,正是市集所在。这里几乎所有的铺子都是同一种模式——面积十多个平方米,墙上挂着各种捞鱼的网兜,门口摆着红的或白的塑料盆。

  许利东的铺子门头上写着“富春江野生鱼专卖点”,是靠近西堤北路的第一间。他主要负责顾客咨询和定价,老婆负责处理鱼。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有已“退捕”的老渔民前来搭把手。他说,渔种场路上200多户人家,一半是以前的渔民,主要姓孙和许。因年龄大了“退捕”后,目前这一带还剩下8户渔民。“我们这里的鱼是江里捕来的,很多人就是冲着这口江鲜来的。”许利东对这点很是自豪。

  江鲜味美且富含高蛋白,使得鱼虾蟹成为富阳人餐桌上的家常菜。什么时节吃什么鱼、什么鱼怎么烹饪,富阳人也摸索出了一张特定的时序表: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

  9月正是鲫鱼上市的时候。这一天,许利东刚好捕获了一条鲫鱼,单独放养在一个水盆中。眼尖的市民李师傅一眼就相中了。许利东笑着告诉他:这条野鲫鱼,一斤一百元,正好一斤。李师傅二话没说,爽快地付了钱:“野鲫鱼现在市场上很少见,就算有,一般也就七八两重。”常来逛鱼市的李师傅也是半个内行人,聊起来江鲜来头头是道。吕大妈家在渔种场路附近,也是这一鱼市的熟客,经常来买鱼给家里的孙辈吃。趁着这天家里人都在,她挑了一条长相酷似多宝鱼的鱼。“这种是鲻鱼,市场上也少见。它刺少,小朋友吃正好。”许利东将鱼处理好后,不忘叮嘱她:这鱼得红烧,烧得越嫩越好吃。

  相比渔种场路,陈家弄附近的恩波鱼市因地处江边,更为大众所知。为期4个月的富春江禁渔期结束后,恩波鱼市也随之开放,鳗鱼、螃蟹等各式富春江鲜新鲜上市,想要尝鲜的市民也络绎不绝。这里有35个摊位,其中26个沿弧形依次排列、另外9个分布在平台西侧。按照规定,这里只有持《恩波鱼市临时经营证》的富阳区渔民可以销售自行捕捞的水产品。

  孙大妈原本住在陈家弄附近,后因拆迁搬到其他地方。尽管退休生活待遇不错,但她实在闲不住,就来给朋友家的孩子搭把手,帮忙售卖捕获的江鲜。“今年捕起来的鱼不多,好的时候能卖1000多元,差的时候只有两三百元。”孙大妈与傅江伟有着相同的感受。不过,恩波鱼市名声在外,杭州主城区、萧山等地的顾客都会赶来买鱼。这些年江鲜深受老百姓欢迎,价格好的时候,野生鳗鱼一斤能卖上七八百元。

  见证一方水土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让这些常年与水打交道的人体会深刻。

  许利东40多年的捕鱼生涯,见证了富春江水质的一路变化。他说,在他儿时和青年时期,富春江水质清澈,那时江上景致正如郁达夫所写“碧桃三月花如锦,来往春江有钓船”。之后,富春江水受污染,江鲜也受到很大影响。

  “那时候,富阳造纸厂多,水质受影响。即使捕起来的鱼口感也不好,常有人说,有股柴油味。”许利东回忆,富春江江鲜少且有异味,被人诟病良久,以打鱼为生计的渔民生活也深受影响。有一年,富阳渔民主动退了20多条渔船,放弃渔民身份,选择上岸打工。许利东靠着将捕鱼的战线往上游延伸,咬牙坚持了下来。不过,近年来,富阳造纸产业全面腾退以后,富春江水环境逐渐好转,江鲜也丰富起来了。他说,虽然鲥鱼这样的珍贵鱼种仍未见,但其他诸如鲻鱼等洄游鱼类也偶有捕获,丰富了富阳人民的餐桌。

  渔民的观察与官方的说法相符。去年年底,富春江入选浙江首批10个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相关报道显示,自2015年以来,富春江水生态环境变好,富春江水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如钱塘江刀鱼、花鲈、白鱼、蒙古(红尾)银鲴和大眼华鳊明显增多……

  有鱼的地方,自然有钓鱼人的身影。今年33岁的王先生虽然年龄不大,却有着十多年的钓龄。老家在灵桥的他打小就喜欢钓鱼,等大学毕业有了闲暇时间,就真正迷上了这项休闲活动。每逢周末,他就会约上三五好友到富春江里垂钓,往往一待就是一整天。他曾钓起足有85斤重的大青鱼,这应该是富春江沿岸钓到最大的鱼之一。“也常有饭店或个人想跟我们买鱼,不过我们钓鱼纯属兴趣爱好,钓上来都是自己吃或和朋友分享。”

  作为一名资深钓鱼爱好者,王先生钓鱼路线跟随水质变化而迁移。早年因大源、灵桥、春江这一片的造纸厂污水往富春江里排,很多鱼类往上游“迁居”,所以他也选择到场口一带垂钓。随着富阳大刀阔斧启动造纸产业淘汰关停工作,富春江水质逐年变好、稳定保持在Ⅱ类水,王先生也慢慢将钓鱼的基地迁回城区及东洲一带,如今都在新沙岛附近垂钓。他说,随着水质的好转,富春江沿岸的钓鱼人急剧增多。特别是夜晚,富春江沿岸每隔两三百米就能见到一个钓鱼人。“可能是这些年富春江江鲜名声在外、收益也不错,喜欢钓鱼的、想要尝鲜的、想做点副业的,都来了。”王先生猜测。

  一江清水育一流江鲜,关于富春江的渔文化和鱼市烟火气也将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