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富阳法院发布涉股权转让纠纷白皮书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3版:时政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会现场

  本报讯(记者 朱啸尘 通讯员 倪慈丹)9月26日,富阳区人民法院召开“法护营商 阳光护企”新闻发布会,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相关部门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及富阳法院相关负责人与会。

  此次发布会紧紧围绕“法护营商 阳光护企”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职能作用。通过深入剖析涉股权转让纠纷案件,为市场主体提供明确的司法导向与行为预期,从而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发布会上,《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涉股权转让纠纷白皮书(2022.06—2025.05)》正式亮相。白皮书聚焦2022年6月至2025年5月期间,富阳法院审理的涉股权转让纠纷案件,深入剖析案件特点、成因,并多维度提出纠纷防范化解建议,为规范股权转让行为、防范法律风险提供有力参考。

  股权转让纠纷逐年上涨

  白皮书多层面找“病根”

  白皮书显示,2022年6月至2025年5月,富阳法院共受理涉股权转让纠纷70件,审结65件,结案率92.86%,案件数量呈逐年上涨态势。

  从案件细节看,转让款支付纠纷是主类型,占比60%;纯粹财产转让是主因,占比65.71%,超六成纠纷因一方不付或逾期付转让款引发;目标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占比92.86%,主要因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强、章程规范较原则、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高等因素,易引发纠纷。

  白皮书从司法实务、司法性质、公司经营三个层面对纠纷成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企业经营承压,原股东转让股权时或隐瞒信息,受让方发现投资不达预期引起纠纷;2024年7月施行的新《公司法》,其中一些重要规则在落地过程中存在理解和适用上的不一致,极易引发新的纠纷。如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落地,受让方面临风险激增,引发新类型纠纷;在司法性质层面,股权转让交易本质属买卖合同,受让方未履行支付对价义务易生纠纷,且协议分期付款条款的付款条件易存争议(描述模糊),加之转让方证明“对方应付款”较易、受让方主张转让方欺诈等举证较难,部分受让方倾向于不付款等“消极对抗”方式;此外,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易生矛盾、章程约定笼统、信息不对称等,也加剧纠纷发生。

  四大主体各有“指南”

  白皮书给出股权转让规范建议

  针对股权转让纠纷防范化解,白皮书从转让方、受让方、目标企业、监管机构四大关键主体出发,明确具体规范方向,为市场主体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引。

  转让方需“诚信+管控”——全面披露公司财务等关键信息并作为协议附件;合同条款摒弃模糊表述,采用可验证标准,可引入共管账户;核查股权认缴出资情况,明确出资义务主体及时限,规避纠纷。

  受让方要“尽调+履约”——组建专业团队,穿透核查财务、商业模式、核心技术等,关注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风险;交易条款可设业绩对赌、违约赔偿等制衡内容;遇问题勿拒付,书面固证,必要时启动法律程序。

  目标企业应“规范+透明”——定制公司章程,细化股权转让规则;落实会计准则,建资金管理制度杜绝公私混同;股权转让中管理层保持中立,按规办理变更,保存交易文件。

  监管机构可“服务+协同”——登记时提供风险提示清单与个性化告知;推广协议示范文本、尽调指引等并开展培训;加强与法院信息共享,支持设立专业化商事调解组织,建立典型案例发布机制,推进纠纷高效化解。

  法护营商 阳光护企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司法动能

  此次发布会通过发布白皮书,旨在通过总结典型案例,明晰各类股权转让纠纷的核心争议与裁判规则,向社会传递清晰的司法导向与行为预期,引导市场主体规范交易行为、防范法律风险,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为妥善化解此类纠纷,依法保护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指引,助力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此次发布会是富阳法院在司法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富阳法院相关负责人称:“从营商环境角度看,白皮书的发布是富阳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法院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作为,有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富阳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权益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