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晓露 通讯员 王栊羚)“早知道当年扭了那下就该来医院,现在连端碗都费劲!”在医院里,李阿姨懊悔不已。这个在富阳开小吃店的老板娘,只因两年前脱手镯时手腕“轻轻一扭”未在意,如今竟确诊为“第1掌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当时李阿姨想取下手上的玉镯,可镯子卡得太紧,她用力一拽,手腕传来一阵刺痛。“当时手腕就是有点肿,我自己揉了揉,想着休息两天就好,没当回事。”李阿姨回忆道。此后,手腕偶尔会酸胀,但忙着打理小吃店的她,每天揉面、切菜、端碗,总觉得是累出来的小毛病,没放在心上。
直到最近,李阿姨的左手腕疼痛突然加剧,不仅捏东西、拧毛巾时用不上力,甚至连端装满汤的碗都变得困难。看着生活受影响,她才在家人催促下,来到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急诊科就诊。
接诊的张杰医生问诊之后,当即安排了X光检查。影像结果显示,李阿姨的第1掌腕关节已出现明显脱位,关节磨损严重,属于典型的创伤性关节炎。“您之前手腕是不是受过伤?”张杰医生的追问,让李阿姨想起两年前脱手镯的那次意外。
“这个关节是手部受力和精细动作的关键部位。”张杰医生指着片子解释,当年那次拉扯已造成关节隐性损伤,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两年来,错位的关节在李阿姨的日常活动中反复摩擦、受力,原本的小损伤逐渐恶化,最终发展成严重关节炎。
得知保守治疗已无法改善病情,必须通过手术稳定关节,李阿姨既懊悔又焦虑。“您别担心,手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术后配合康复训练,大部分手部功能都能恢复,不影响正常生活。”张杰医生宽慰道。
李阿姨手术顺利。术后恢复期间,她的手腕疼痛明显减轻,已经能轻微活动。“真是教训啊,以后哪怕是小伤小痛,也绝对不能拖!”李阿姨感慨。
张杰医生特别提醒市民,第1掌腕关节半脱位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只要手腕受伤后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无力,或拇指根部有“台阶样”凸起,就需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很多人觉得‘小伤不用治,忍忍就过去’,但手部关节功能精细,长期忽视小损伤,很可能发展成难以逆转的病变。”张杰医生还给出实用建议,市民脱戴手镯、戒指时,若遇到卡顿切忌暴力拉扯,可涂抹护手霜、肥皂水等润滑剂,缓慢旋转取下;一旦发生手腕扭伤,休息后疼痛未缓解,务必尽早就医,别让“小伤”拖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