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关键小事+灵礼有约” 书写安置小区治理新答卷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婴幼儿驿站

  江洺府

  本报讯(记者 包健 通讯员 吴欢)沿着杭新景高速一路往南10余公里,远远就能看到一幢幢银白色的高层楼房拔地而起。这里是灵桥安置小区,漫步其间,整洁的道路蜿蜒在错落有致的绿化中,老人们坐在长椅上闲话家常,孩子们在步道上嬉戏,弥漫着一片祥和幸福的生活气息。

  2023年1月,1370套房屋交付使用;2024年1月,又有4500多套房屋迎来新主。为做好安置小区治理,灵桥镇成立三方协同共治办公室,出台《加强回迁安置小区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共治十五条举措》,组建党建引领、三方协同、强社惠民、工程质量、平安建设、执法支撑6个工作小组,聚焦居民需求,探索村社联动、资源整合、空间优化、积分管理等特色机制,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生态。

  关键小事:

  打开安置小区治理新局面

  “面对新居民、新社区、新社工,首先要知道群众想什么、要什么,这是我们工作的着手点。”灵丰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志恒表示,“我们乘着为基层减负的东风,为每个小区安排1名专员,每天上门走访群众,哪里人多往哪去,把准群众最迫切需求,办好几件‘关键小事’,打开四村混合安置的治理新局面。”

  好多村民从拆迁到入住安置小区,最大期望是有个“自家”的礼堂办红事。对此,灵丰社区创新招募“社区合伙人”,探索“公益+市场”社区服务模式,引入创业青年等参与社区运营,以空间换服务,同步提升社区“自我造血”功能。现在,灵丰社区分档次打造3个家宴中心,覆盖居民从高端到普惠不同需求。其中,重点打造的“灵桥家宴”,吸引投资400万元,在家门口提供“大酒店式”宴会厅,给社区居民打折扣,还赠送社区冠名的“灵丰菜”。

  灵丰社区深入贯彻“民呼我为”,推出人才咖啡、公益理发等服务,弥补了商业配套不足。联动灵桥小学,打通学校体育场地共享通道,在小区增配乒乓球室、户外健身区等活动空间,给小区老年人安装座椅、加装靠背,满足运动休闲需求。加装地上地下非机动车充电桩,上线富阳首个室外消防喷淋系统,筑牢用电安全防线。协调启用农贸市场,引入灵桥卫生院服务站点,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畅听民意:

  邻里空间激发社区新活力

  “灵丰社区由四个村混合安置的4个小区组成,分别是江洺府、灵璟听潮府、灵璟揽江府、灵璟闻涛府。不同小区之间、不同村之间都要作比较,如何顺应民意、办好实事,既是难题所在,也是破局之道。”程志恒说,小区一交付,灵丰社区就开始筹备业主委员会组建事宜,动员村干部业主参与。目前,业委会(物管会)已经全覆盖。

  围绕业委会作用发挥,小区大小事情及时通报、及时商议、及时公开,公共收益有序移交,落实“业财代理”和“双签字”。灵丰社区根据业委会、村委会意见,将工作重点聚焦服务“一老一小”,全面启用社区配套用房,打造老年活动室3个、婴幼儿成长驿站、城市书房等空间,开设太极、书法、绘画等多个社团,推出“暑期小候鸟”、“迎新春游园会”、“童心绘铜韵”非遗铜画体验、“手工木船”大讲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00余次,服务居民超2万余人次。

  婴幼儿驿站是灵丰未来社区功能配套中最大的专用空间,也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张女士和她的小朋友是这里的常客,她笑着说:“上周是亲子彩绘,这周又推出了科学育儿讲座,婴幼儿成长驿站‘周三灵伢儿’专题活动非常抢手,在微信群内一上线,3分钟内名额就会被抢光。平时,每天至少有20多名小朋友来这边玩,火得很!”

  灵礼有约:

  多方发力培育社区新风尚

  “过去独门独院的田园生活,与如今高层住宅的集居生活存在很大差异,噪声扰民、高空抛物、楼道堆积物等新问题随之出现,需要我们想法子去引导,慢慢推动‘村民’变‘居民’。”程志恒说道。

  2022年,灵丰社区成立,谋划启动“灵礼有约”治理模式,聚焦“村改居”管理堵点,积累了制定安置小区《装修公约》等成功经验,探索形成了“灵礼”积分评价体系,居民共同围绕邻里“有爱”“有责”“有度”等10项约定,并针对安置小区违规装修、楼道堆积物等难题,专门设置了“一票否决”项。通过积分换奖励、换服务,让文明行为有分值、有荣誉、有回报,实现了文明实践与社区治理的同频共振。

  同时,灵丰社区注重继承安置村治理优势,持续完善“1+3+N”网格智治体制机制,吸纳原搬迁村村民代表、党员干部担任小区楼道长33名,让“村民”来管“居民”。构建起“物业即时调、邻里大家调、业委会(物管会)现场调、三方议事调、司法所专业调”的多元矛盾化解体系,培育“灵桥阿姐”调解队、热心大叔监督队等治理力量,参与调解群众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