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建桥
“阿姨夫,你也来比赛啊!”“阿姨夫,赢了几局了?”“阿姨夫,战况如何?”前段时间,在参加区羽毛球协会组织的“富春战将”分站赛场上,很多球友这样跟我打招呼。可惜我技不如人,三次分站赛都以失败告终,没能出线。
“阿姨夫?他们为什么这么叫你。”球场上,一些刚见面的球友听到这个称呼,都会以惊讶好奇的眼光看我,忍不住要这么问一句。我说,这是“昵称”,在球场上认识我的人都这么叫的。
二十多年前,我从部队转业回地方不久,对网络应用还陌生,还是我小妹夫帮忙申请的QQ号,然后自己再完善个人信息的。我当时也想不好用什么昵称合适,思前想后起了个“军礼向您致敬”,用的是穿军装的头像。平时,不管是网友交流,还是工作接触,大家看了我的“昵称”,都会说:“原来你当过兵啊!”之后,为了叫着顺口,网友们皆呼我为“军礼”。
在部队时,我喜爱打羽毛球。回到富阳后,我一时找不到哪里有羽毛球场地,于是就求助于QQ,没多久,一个不认识的“优哉游哉”网友回复我,在民政局那边有球场,并引荐我加入“好吃球队”。待正式见面时,我发现队长“好吃”原来是我妻子外甥的堂嫂,曾一起吃过饭,早认识的,按辈分确实叫我“阿姨夫”。
那时在球场上,大家都互叫QQ昵称,什么“锋子、老牛、Z007、树叶、清风、丝瓜、凉了的秋”等,所以球友们也叫我“军礼”,觉得很亲切。哪知在第一次球队聚餐中,热心的“好吃”以队长身份郑重其事地要求大家跟她一样叫我“阿姨夫”,不要叫“军礼”了。这突如其来的一说,弄得我好尴尬。
我本以为在饭桌上说过就算了,可是只要在球场上,“好吃”仍以“阿姨夫”昵称这样介绍我,球友们觉得我年龄确实显大,这样叫着也没觉得拗口。此后,“阿姨夫”就替代了原有的“军礼”昵称,加上我的光亮头顶,很快就成了球场上认识新球友的个性标志,且没有年龄之分的球场符号。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随着城市化有机更新,我们的球场从民政局那边开始,一直到市馆、胜大、洋羽、大隐、富春湾,多少年了,最早以“好吃球队”为班底的队长一任接了一任,队员进进出出也不知换了多少。
虽然大多数球友是因为工作原因而离队,但也有部分球友是为了更好提升羽毛球技能而跨界到其他高水平球队的。在这次分站赛中顺利出线进入总决赛的球员中,有不少曾经就是和我一个球队的,碰到我依旧以“阿姨夫”的昵称和我打招呼,还是那么的亲切!
而我“阿姨夫”,仍然活跃在羽毛球场上,坚持着这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