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三色预警织密治理网 分层施策化解百姓忧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调解现场

  本报讯(通讯员 夏梦露 记者 董剑飞)“来来来,先喝杯茶,我们慢慢说。”日前,在里山镇灵峰村一户农家小院里,网格员李芳端上一杯清香的安顶云雾茶。原本因装修噪音怒气冲冲的朱大妈,在温言暖语与茶香氤氲中舒展了眉头,一场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悄然平息。

  这是里山镇深化“清风强基”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如今,这样的温情调解场景在里山镇已成常态。依托创新推出的“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该镇通过分级处置、精准施策,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速度”更有“温度”,走出了一条独具茶乡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蓝色预警快速处置,用一杯茶舒缓氛围??

  “隔壁装修房子,大中午还在施工,我午觉都睡不好……”朱大妈向李芳倾诉。

  李芳没有急于调解,而是先为朱大妈和张大哥沏上一杯热茶,在茶香的舒缓氛围中深入了解双方需求:邻居张大叔家白天持续施工,噪声影响朱大妈休息;而另一边,眼看儿子婚期临近,张大叔家希望尽快完成婚房装修。经过两次暖心调解,李芳提出了“朱大妈调整休息房间,张大哥家延迟下午开工时间”的双赢方案,困扰双方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里山,这类苗头性矛盾属于蓝色预警范畴。里山镇依托“移动调解桌”机制,网格员、包联镇村干部和群众一边喝茶一边解难题,确保48小时内介入处置,实现“小事不出网格”。

  今年以来,全镇蓝色预警纠纷化解率达99%,平均处置时间仅1.8天。

  黄色预警精准化解,破一道屋檐难题??

  马鞍村村民老夏新建房屋,屋檐排水直冲邻居老李家墙体,老李要求老夏拆除屋檐重建,老夏以“自家地盘自家做主”拒绝,双方险些动手。

  这起纠纷被认定为“黄色预警”后,按照里山镇的村级组团会议机制,村书记与指导员牵头,迅速组织联村镇干部、村两委、村调委会等力量进行集中研判,定人定策精准处置。

  经过多次组织组团会议分析、工作组现场勘测发现:若拆除屋檐重建,老夏需额外花费数万元;若不拆除,老李家房屋墙体就得接受常年雨水“灌溉”。“能不能用其他办法改排水?”经过反复调研讨论,工作组提出了“加装导流管引入公共水渠”的方案——在老夏房屋屋檐下加装PVC导流管,将雨水引至村公共水渠,既保护了老李家墙体,又避免了老夏的经济损失。

  “这个方案照顾到了双方的难处,又解决了问题,我们服!”第三次协调会上,老夏和老李终于解开了心结。如今,这一“技术化解纠纷”的做法已在里山镇推广,成为处理类似邻里矛盾的 “标准方案”。

  红色预警联动攻坚,促成一片茶地和解??

  面对红色预警的重大复杂矛盾,里山镇将启动“组团团长包案+部门联动+专家会诊”机制,整合多方力量进行攻坚化解。

  安顶村胡大爷与陈大爷因相邻茶地界桩遗失引发归属纠纷,争议持续多年。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甚至发生过肢体冲突。里山镇启动红色预警后,立即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包案,农办、司法所、测绘单位等组成的专项工作组。

  通过查阅历史承包档案、现场GPS复测等技术手段,工作组确认了争议地块的权属范围。但考虑到陈大爷长期耕作的实际情况,调解组没有简单裁决,而是创新提出“共享采摘权+收益补偿”的解决方案:胡大爷让出部分采摘权,陈大爷适当补偿往年收益差价。同时,在镇农技员指导下,双方还同意采用新技术提高茶园单位产量,实现共赢。

  在签订协议当天,两位老人亲手重栽界桩,捧起茶杯一饮而尽,延续多年的积怨终于圆满化解。

  绘就三色平安图,打造基层治理里山实践??

  如今,走进里山镇的村村舍舍,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干部和群众围着一杯茶说事、解心结,几句家常化矛盾。依托“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该镇构建起“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据统计,今年以来,里山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6起,化解成功率达92.3%,群众满意度高达99.6%。

  从一杯清茶化解邻里小矛盾,到多方联动破解多年积怨,里山镇以“三色预警”为笔,以茶乡温情为墨,绘就了基层治理的“平安图景”,也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的实践,写下了生动的“里山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