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湖源乡下溪村:“悦意”民宿悦意居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04版:春江两岸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章成 通讯员 孙晓佳

  沿壶源溪蜿蜒而上,在湖源乡下溪村的青山绿水间,“悦意”民宿的白墙黛瓦格外显眼。推门而入,58岁的何德喜正忙着擦拭餐桌。“‘悦’是开心,‘意’是满意,就想让客人笑着来、笑着走。”这位从打工者转型的民宿主,用一句实在话道出了“悦意”的初心。

  从自建房到民宿:一场“说干就干”的转型

  2022年,在外打工多年的何德喜回到了家乡。“年纪大了,打工吃不消,看着村里陆续有人开民宿,心里也动了念头。”他说,当时便打定主意,要把自家宅基地上的自建房,改造成一处能留住客人的歇脚地。

  从设计到施工,何德喜几乎全都亲力亲为。“图纸是我自己画的,交上去稍微改了点,90%都是我的想法。”他指着民宿的格局介绍,整栋建筑共设8间客房,有标间、亲子房,还有带沙发床的大房间,最多能同时接待26人。2023年主体完工后,他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打磨装修,大到房间布局,小到灯具选择,都透着一股“过日子”的细致。

  2025年4月,“悦意”民宿正式开门迎客。彼时,何德喜或许没想到,这个倾注了200多万积蓄(其中装修就花了150多万)的“家”,会成为沪苏游客眼中的“宝藏民宿”。

  山水为邻:藏在龙鳞坝旁的惬意

  “从这儿开车到龙鳞坝,最多5分钟。”何德喜的语气里带着自豪。依托湖源乡“山清水秀”的底色,“悦意”的客人多是冲着周边风光来的。每到暑期,游客们便去龙鳞坝戏水避暑;秋冬,便沿着山间步道散步吸氧,感受田园气息。

  民宿虽不直接临溪,却处处透着对自然的呼应。房间里,大面积的玻璃窗将远山绿意引入室内;公共区域的长桌旁,常能看到客人围坐喝茶,聊着当天的见闻。“上海、江苏的客人最多,占了六成。”何德喜说,他们大多通过携程、美团找到这里,“评价还不错,从最初的3.8分涨到了4.9分”。

  价格上,“悦意”走的是亲民路线:标间428元/晚,亲子房500多元/晚,普通客房300元左右。“我们家装修风格偏现代,年轻人喜欢,价格也比较实在。”何德喜说。

  服务藏在细节里:一桌家常菜的温度

  “老板,晚上能在这儿吃饭吗?”“没问题,想吃啥我给你做!”

  在“悦意”,何德喜和妻子不仅是掌柜,还是厨师。客人想吃农家菜,他们便到村里抓土鸡、买石斑鱼,配上自种的蔬菜,一桌12个菜,10个人吃也就700块钱。“饭店里800块的菜,我这儿600块就能拿下。”何德喜笑着说,不少客人反馈“比景区饭店实惠多了”。

  除了餐饮,何德喜还主动当起“向导”。客人想去漂流,他推荐金沙村的漂流点;想体验采摘,7月桃子熟了,他便带着去农户家。“客人有啥需求,只要我能办到的,都尽量满足。”有次,客人说房间缺个衣架,他当天就添置妥当;有人觉得枕头太软,他第二天就换了一批……这些细节,慢慢攒成了客人的信任。

  “卫生是底线,服务是根本。”这是何德喜常挂在嘴边的话。民宿的打扫、床单更换,95%都是他动手,“客人住着干净、舒心,才会再来。”

  在摸索中成长:乡村民宿的新可能

  运营初期,何德喜也曾犯过难。线上平台操作、订单管理、退房流程……这些对他这个“手机菜鸟”来说,都是难题。“有次客人线下订了房,我没在平台关房,结果线上又有人下单,最后被处罚了。”他挠挠头,好在有邻居帮忙,对面民宿的年轻人常来教他操作,如今总算能熟练应对了。

  眼下,“悦意”民宿每月营业额稳定在1万多元,虽不算高,但对新店来说已是不错的开端。何德喜还有更大的规划:“地下室有90多个平方米,打算弄个娱乐区,放台乒乓球桌,再整个卡拉OK,年轻人能多些乐趣。”旁边,他哥哥的民宿也在装修,明年开业后,两家人还能互相照应,形成小小的“民宿集群”。

  从打工者到民宿主,何德喜的转型,恰是湖源乡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本地人,带着对家乡的热爱,把日子过成了风景。而这座藏在山水间的“悦意”民宿,正用它的质朴与热忱,等待着更多远方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