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上世纪60年代,我在场口中学读书,裘望禹老师教我们美术课。
裘老师一生为人谦和,与世无争,唯一的爱好是象棋,尤其是对残局的研究,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可以说是为之倾注了毕生的精力,正式出版的专著达15部之多。
裘老师是把我当作得意门生看待的,除了悉心教我刻钢板蜡纸、写美术字、画画,还很想教我下棋。只是我那时心浮气躁,自以为不是一块学棋的料,所以没有拜先生为师好好学棋。不过,时常在裘老师身边,难免耳濡目染,虽不精棋艺,但也似有体悟。
象棋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棋盘上融入了无数先人的哲学思想,也蕴含着不少人生的道理。可以说,小小棋盘,风云变幻,既要总揽全局,每子必争,关键时刻又须壮士断腕,有丢卒保车甚至弃车保帅的勇气和魄力……下棋如此,做人亦然矣!
在我的记忆中,“落子无悔”更是裘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四个字。与人对弈时,他自己从不悔棋,也同样要求棋友做到。我想,棋品如人品,落子无悔,应该是一个人人品人格的体现。
裘老师是以百岁高龄安然谢世的,如今已作古多年。而现在我也早已年过七旬,但我仍时时记起他的音容笑貌,有时还为当年没有跟裘老师好好学棋而心存憾意。细细想来,唯一可以告慰裘老师的是,我自18岁参加工作,从教44年间,一直不忘初心,为教育事业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且无悔于当初的选择——这也算是没有忘却老师曾经的教诲,在人生这盘大棋中践行了“落子无悔”的承诺!
“裘老师,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