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富阳日报

楼银妹:扎根基层三十载的“守护者”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4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楼银妹(左二)工作中

  记者 周晓露 通讯员 施翡斐 章舒莎

  近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表彰浙江省名中医的决定》,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楼银妹成功获评“浙江省名中医”。这份荣誉是她扎根基层30余年,守护万千患者健康的最佳见证。

  长辈言传身教,年少时她便结下中医缘

  楼银妹与中医的缘分,与舅舅郎厚功有关。舅舅在桐庐是颇有名望的老中医。楼银妹的童年记忆里,亲戚邻里但凡身体不适,总会第一时间找舅舅问诊,而他总能化解他人病痛,“药到病除”的场景深深烙印在她心中。

  上初中后,楼银妹成了舅舅门诊室里的“小跟班”:她帮着整理药材、记录病例,看着舅舅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细致分析病情。面对家境困难的患者,舅舅始终保持着温和与尊重,其“不为名利、只为救人”的医德以及精湛的医术,让她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强烈向往。“当时就觉得,能像舅舅一样,用医术帮人摆脱病疼,是特别有意义的事。”

  高中毕业时,楼银妹没有丝毫犹豫,填报了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正式踏上中医求学之路。那时的她或许还不知道,这份少年时埋下的“悬壶济世”初心,会支撑她走过此后几十载的从医路。

  从妇科到肿瘤领域,扛起“挽救生命”的重担

  刚入职时,楼银妹的专业方向是中医妇科,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那时的她已崭露头角,曾有一对夫妻因不孕多年四处求医,经她调理仅一个月便成功怀孕,后来夫妻俩还带着孩子专程来向她道谢。“看到他们抱着孩子的笑容,我特别有成就感。”楼银妹回忆道。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她逐渐接触到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往往病情危急,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案不当,生命随时可能受到威胁。“有一次看到一位肿瘤患者因为病情失控,家属在诊室门口崩溃大哭,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也就是从那时起,楼银妹下定决心:“我想把更多精力放在肿瘤治疗上,哪怕能多救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1999年,为了提升肿瘤治疗水平,楼银妹主动前往浙江省中医院进修,师从多位市级名中医,系统学习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与技术。进修结束后,她正式开启了“对抗恶性肿瘤”的职业生涯,这一坚持,便是20余年。

  在楼银妹的肿瘤治疗案例中,富阳徐大爷的故事颇具代表性。2016年5月,徐大爷在体检中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已出现多处转移。他辗转杭州多家大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结果均一致——病情已到晚期,治疗难度极大。几乎陷入绝望的徐大爷,经病友介绍找到了楼银妹。仔细梳理徐大爷的病情资料后,楼银妹没有放弃,而是结合中西医理论,制定了“化疗+中医药调理”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攻坚肿瘤病灶,中药则负责调理身体、减轻化疗副作用,帮助患者维持体力。

  经过四期化疗后,徐大爷复查时惊喜地发现:肺部的肿瘤体积缩小了一半,原本因化疗导致的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也明显改善。后来每次复诊,徐大爷都会笑着说:“楼主任,我现在感觉越来越好,有信心再好好活上几年!”

  面对这样的治疗效果,楼银妹说:“在我这里,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对抗肿瘤没有捷径,关键在于‘正规治疗+平常心’——既要遵医嘱完成科学治疗,也要保持良好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身体对抗病魔。”在实践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治疗理念——“衷中参西”。她认为,肿瘤治疗不能“偏听偏信”,既不能固守传统中医而忽视西医的先进技术,也不能依赖西医治疗而放弃中医的调理优势。“中医讲‘整体观念’,西医重‘精准靶向’,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她的每一套治疗方案,都是基于患者个体情况“量身定制”,目的就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痛苦。

  同事口中的“楼大姐”,不遗余力培育中医新人

  除了个人诊疗,楼银妹还肩负着科室发展的重任。作为中医科主任,她始终坚持“科、教、研”同步推进:每周3次带领团队进行病房查房,针对疑难病例组织讨论;定期开展科内学习、参与院内多科室会诊等,为复杂病例提供中医方案。

  在她的带领下,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中医科发展迅速:2007年,科室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杭州市首批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成为区域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标杆科室。

  科研方面,楼银妹从未松懈。工作之余,她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主持省级、市级课题2项,参与课题5项;带领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获“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奖”“杭州市科技论文二等奖”等,多项课题获得“杭州市政府科技进步奖”。此外,科室还承担着杭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为基层培养中医人才。

  在年轻医生眼中,楼银妹不仅是科室主任,更是和蔼可亲的“楼大姐”。深知“中医传承”重要性的她,对待带教工作始终热情细致、诲人不倦。

  多年来,她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了8名骨干医师,还带教过住院医生、轮转进修生、实习生300余名。带教时,她从不藏私——会把自己的诊疗心得、用药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人,也会带着他们参与疑难病例讨论、跟着查房,让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如今,她带过的学生中,有的已成为基层医院的院长、科室主任,将她的行医理念继续传递下去。

  目前,楼银妹所在的中医科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团队: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6人、本科3人,成为区域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力量。

  患者跨省市慕名而来,“所有病人都是我的老师”

  凭借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楼银妹的“粉丝”来自各地。如今找她看病的患者,不仅有富阳周边的居民,还有从嘉善、嵊州、萧山、建德、临安、淳安、海宁、海盐、湖州等地赶来的人,甚至有江苏、江西、安徽等外省的患者专程来求医。

  面对患者的信任,楼银妹始终保持着谦逊:“我常说,所有病人都是我的老师。每次看病都是一场考试,患者的病情是考题,最终的治疗效果就是我交出的成绩单。”她认为,医学没有止境,只有不断从临床中学习、总结,才能提升自己的医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如今的楼银妹已58岁,临近退休年龄,却仍保持着“一周工作五天半”的高强度节奏。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门诊从不含糊——半天时间要接诊六七十位患者,年门诊量更是突破一万余人次。

  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只要门诊还有患者,楼银妹就不会下班。常有患者因为赶路、排队,到诊室时已临近午休或傍晚,她总会笑着说“别急,坐下慢慢说”,然后问诊、开方,直到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对于周末加班、工作日延迟下班的情况,她早已习以为常:“健康人多熬一会儿、多忙一点不算什么,但对病人来说,能早点看上病、早点拿到药,心里就多一份踏实。病人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这份“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的坚守,让楼银妹收获了患者的信任。许多老患者看病只认她,哪怕要提前几天挂号、从外地赶来,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