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军
那年“五一”假期,读大三的儿子说他报名参加了浙江省第十二届乒乓球等级积分联赛,地点在温岭市体育馆。他们队总共三个人,参加的是业余乙B组的比赛。
我们于是从富阳驱车赶到温岭看他比赛,就当是旅游了。我们是下午一点左右赶到体育馆的。在赛场,儿子告诉我们,原先说好一起来参加的两位同伴,因为各自的原因都不来参加比赛了,他们邀请了其他选手代替出赛。我们在等待比赛的过程中,两位替补选手先后来到。
第一位替补选手是来自台州三门县的邵师傅。他进到场馆后,从我儿子处领了号码布,静静地坐在一边观看比赛。见到邵师傅,我有点失望。邵师傅上了年纪,看上去温良恭让,没有一点气势。乒乓球比赛,除了技巧,体能也是很要紧的。我担心邵师傅会拖累整个小组。
好在4点左右轮到的第一场比赛,邵师傅赢了对手,我的心才放宽一点。第一场比赛结束后,主办方让我们先去用餐。在离体育馆不远处的五月天快餐店,邵师傅要抢着买单,说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理应是他请我们,这让我颇为感动。
晚饭后,我们边走边聊,知道了邵师傅的一些情况。他是做青蟹生意的,自己有一个养殖场,几年前也曾来过富阳,打乒乓是一直以来的爱好,每次省里有类似的比赛,都会去参加,主要是切磋和交友,另外也是到各地跑跑,见见世面。
晚上的比赛是6点开始的。没有想到,貌似强大的儿子和另一位年轻队友接连失利,连输三场,而邵师傅不急不缓,遇弱则强,遇强更强,又连赢三场,成为三人组的力量担当。赢球之外,邵师傅更是担当起本组队长和教练的职责,排兵布阵,临场指挥。
三人组中另一位球员小黄,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血气方刚,一上赛场就拼劲十足,每一个球都下了死力猛打,失误很多。邵师傅多次提醒小黄,打球不要急,不要想着把对方一拍子“打死”,对方跟你实力差不多,有时比的不是球技,而是耐心。赢球,难看一点不要紧,要想办法让对方失误。球打得很潇洒,结果都是失误,不算高手。
小黄每次输球后,邵师傅总是安慰他,说“没事,没事,我们还有机会,你比上一局打得好多了”,丝毫没有埋怨对方输球的意思。比赛的间隙,邵师傅就把我儿子和小黄这两个年轻队员叫到一起,分析刚才输球的原因。他跟他们讲,他有个队友的弟弟,在国家队训练,每次比赛后都要写日记,总结得失。要珍惜每一场比赛,要重视每一次输赢,只有不断研究分析,球技才会进步。要研究对手,尽快找出对手的弱点;要不断改变自己发球的方式,要让对方琢磨不透,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恐慌,使对手发挥不出真实的水平。
乙B组的比赛,总共有16支队伍,48名球员,邵师傅似乎认识绝大部分选手,他跟我们讲某个球员发球的特点是什么,某个球员接球的习惯是什么,哪个球员曾获得过什么名次,哪位球员近年来进步快,好像他是这个级别组的总教练一样。
我问邵师傅怎么对球员那么熟悉,赢球的诀窍是什么。邵师傅告诉我们,打球是自己的爱好,几十年了,对手都成了朋友,自己也在千锤百炼中变得越来越强大,打球,其实靠的是心理素质,领先时要沉着,落后时要冷静,关键时刻出手要狠。
那天晚上的小组赛,总共六场,邵师傅赢了六场,虽然最终因为我儿子和小黄两位年轻队员水平和经验的不足止步8强,但邵师傅还是对两位年轻队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晚上九点半左右,比赛结束,邵师傅驱车回三门,我们则回旅馆休息。十点半左右,我微信联系邵师傅,邵师傅说刚好在高速服务区休息。他跟我说,开车跟打球一样,还是谨慎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