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康亮 摄影 章成 通讯员 陈铭)“原来人大代表履职分享活动还能这么生动有趣,今天就像看了一场‘真人秀’!” 近日,富春街道“双标双带”工作分享会上精彩上演的一幕幕,让来自场口镇、常安镇、龙门镇、湖源乡、环山乡以及富春街道6个乡镇(街道)的人大代表、议事员一边鼓掌一边感慨,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讲述和有趣的形式,让他们看到富春街道人大新老代表“传帮带”、践行区人大“双标双带”工作部署的丰硕成果,以及代表们满满的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履职故事“活”起来,代表CP“有戏”了
打破传统汇报的“套路”,这次分享会上富春街道10对结对代表以情景讲述、案例分享、“三句半”演绎、情景剧表演等多元形式,将“导师和学员”的履职故事“搬”上了舞台。
初遇群众心发慌,开口就像走钢丝。导师王丽红与结对学员唐燕燕代表以《薪火永相传》情景讲述,还原了新代表从“怕开口”到“敢担当”的成长历程。徐建儿与徐蓉蓉、邵琴与胡丹丹两组“师徒CP”,则用案例分享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如何把群众的“堵点”化解为“通途”。俞尤棠与陈瑛组更是把“教育人”转型“治理人”的故事讲出了深度,一条“暖融融家园社友好圈”的履职闭环,引发全场共鸣。
“人大帮带有高招,群众问题不难搞!”由夏琴导师和结对学员程燕军代表携手凤浦、金桥社区社工带来的“三句半”表演,用俏皮押韵的台词和夸张的肢体语言,把代表履职中的“高招”娓娓道来,台下笑声、掌声不断。
而由区人大代表陆丽霞与结对学员陆罗燕以及江滨社区社工联袂献演的情景剧《小江馄饨》,则把分享会推向高潮。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背后是从民声倾听、需求对接到多方协商、最终落地的完整履职故事。
“原来优秀代表是这样‘炼’成的!”台下不少新代表边看边记,直呼“学到了”。
“纸面建议”变“民生温度”,代表履职“有料更有味”
“这不仅是情景剧表演,也是我个人的成长经历。”陆罗燕动情地分享,作为结对学员,她在导师陆丽霞的带领下,从刚履职时面对社区治理的繁杂事务,常常陷入“想做事却不知如何发力”的困境,到逐步学会了如何精准捕捉民生需求、独立撰写建议、推动实事落地,积极履职为民。“从‘想做事’到‘会做事’到‘做成事’,在街道‘双标双带’制工作下,通过陆老师的‘传帮带’,让我学会了方法、更有了底气。”
分享会现场,4组未上台的“师徒CP”也用文字和图片分享了他们的履职成果:有的聚焦业委会效能,实践“和睦工作法”,有效提升业委会运作规范性和矛盾调解能力;有的通过“校农合奏”,破解春茶“用工荒”、拓宽茶农销路,将代表履职嵌入共富产业链;有的协力化解小区业委会选举困局,彰显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压舱石”作用;还有的发挥专业优势,协同运用“人大+法检”调解机制处置纠纷,推动茶农保险机制完善,展现人大代表法治担当。
一桩桩、一件件,当“纸上建议”转化为“民生实事”,人大代表正以实际成效回应社会期盼。
“品牌橱窗”变“互动舞台”,是代表履职创新的探索
上周,富春街道“双标双带”工作刚以“品牌橱窗专题展陈”形式首秀,并接受区人大现场观摩指导,本周便迅速“迭代升级”,转而以“分享会”的形式走向前台。同时邀请5个共建乡镇(街道)的人大干事、部分人大代表、议事员共同参与,并发出《关于开展“两地双岗建新功”行动的倡议书》,倡导“选区地与原籍地,都是代表的履职地”,发挥富春街道代表联络中心站共建携带作用。
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共建联络站导师经验分享环节,场口镇章建国代表和富春街道陆丽霞代表分别分享了自己多年沉淀的履职智慧,凝练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方法,为现场代表打开履职新视野。
“用不一样的形式分享履职成果,就是让‘传帮带’真正‘活’起来,让‘双标双带’真正可看、可感、可复制。”人大富春街道工委主任陈良表示,“双标双带”工作不仅是代表能力提升的“练兵场”,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地”。富春街道人大正紧扣区人大“双标双带”工作部署,以“全域覆盖、全周期推进、全方位提升”为目标,以富春江、壶源溪、剡溪为纤带,创新构建“一江纳两溪·五和共提升”双轨协同机制,推动代表履职力整体跃升和基层站点规范化建设提升,让代表履职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发力”,从“纸面建议”走向“民生实事”,从“会场声音”走向“社区温度”。
如今,“代表CP”已成为富春街道人大工作的亮丽名片,而这场“有趣又有味”的分享会,正是富春街道人大持续探索履职创新、深化民主实践的一个生动注脚。